學位有時只是手信 - 林夕

學位有時只是手信 - 林夕

亦舒說:「只有上過大學才有資格說上大學沒有用」。
上大學有沒有用,也視乎你上甚麼科,怎樣上。醫學法律工程數理化畢業後得到的應該不止一張文憑,不過,教人如何教人的教育學院也很大機會升格大學,作育英才之道也是專業,又好像沒有甚麼科目不是大學的專利。
不過,上過大學的又該了解,學到的不單是一堆知識,即使三改四,單是古典文學中的詩詞課,每月一作家都嫌太膚淺。終身受用的是訓練出分析能力和獨立思考,學期內讀不盡蘇軾的寶庫,卻掌握了開箱的鑰匙,才是大學之道。遇着停留在中學心態的講師,講講講都是資料,何其芳何時加入了共產黨,是浪費我的青春。大學的好處在於有較大機會遇上大智如禪師的教授,三年內給你一句當頭棒喝就足以讓你的眼界開悟。
要學,如今一按歌谷,同一題目即有萬計的資料提供,但更上一層的意義不單在可看得更高更遠,還在於換一個角度看,視野大了,更懂得怎樣看。學,不但求找答案,而是懂得找問題。
至於那張文憑,卻與你學到甚麼無關,那是求職的護身符,學養藏在肚裏,一如愛情,甜言蜜語不及一紙婚書提供即時見效的保證,雖然都是一場豪賭,學歷卻是敲陌生人門口的手信。否則政府吸納專才計劃時就不會有學士學位的差不多即能啓程。只是一入鴻門,鱷魚潭深似海,學歷沉底,誰管你是中港浸大的,另一種遊戲重新開始。

逢星期五至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