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十酒店地業界指欠吸引

推十酒店地業界指欠吸引

【本報訊】本港旅遊業蓬勃發展,酒店卻嚴重不足,政府終決定下年度推出10幅酒店地皮供發展商試勾,為98年後再有酒店土地供應。但業界認為酒店投資重、回本期長的缺點,未必能引起發展商興趣。另外,為紓緩甲級商廈供應不足,政府在新勾地表中加入上環及紅磡兩幅商業地,其中上環信德中心毗鄰商業地,業界估值逾100億元。
發展局局長林鄭月娥表示,雖然之前勾地表內均可有建酒店的商業或商貿地皮,但政府在估值上通常會以較高價值的寫字樓作地皮估算,這會窒礙有意建酒店發展商的勾地意欲。因此,為促進本港酒店及會展業發展,政府在新勾地內試行將10幅土地限為作酒店用途,供有意者試勾。

酒店地皮不容再改契

她強調,政府會以酒店價值來評估其地價,一定不會出現明益發展商的優惠地價,亦不容許發展商買地後,再改契作其他用途。局方在08/09年度勾地表試行這特別安排,及觀察市場反應後,稍後會作檢討其效益和影響,才再決定09/10年度的勾地表內是否繼續放入該類「限作酒店發展」用途的用地。該10幅酒店用地合共可提供9000至1.1萬個酒店房間。
測量師彭兆基指出,新勾地表內的酒店用地,逾半是在一些酒店業未成熟或偏遠地區,較難吸引發展商試勾。餘下如港島及紅磡區酒店地,雖在酒店業較成熟的地區,但由於酒店發展回本期很長,而投入資本卻很多,發展商是否願意貿然勾地,仍是疑問。
萊坊測量師行執行董事陳致馨認為,政府既然已明知市場極缺乏這類酒店及寫字樓用地,特別是寫字樓供應預計2011年會出現斷層,實應主動恢復定期拍賣該些地皮,以滿足市場需求。

新增的紅磡紅鸞道酒店地皮,估值近36億元。 李潤芳攝

上環商業地估值140億

自03年內地自由行剛開始,發展商曾一窩蜂地申請各工業區地皮,改為酒店發展,當時批出數十個這類項目,但終因政府及發展商在補地價,及市場對商廈需求強大下,令發展商放棄酒店計劃,轉建商廈。
而新勾地表中,純酒店發展地皮估值最高是紅磡灣地皮,接近36億元。
另外,政府在新勾地表中,加入上環信德中心毗鄰及紅磡灣填海區兩幅商業用地,當中以上環地皮勢成焦點,第一太平戴維斯估值及專業顧問董事總經理陳超國認為,地皮面積近6.5萬方呎,若以地積比15倍計算,市值可達110億元,樓面呎價約1.13萬元。而陳致馨則估計,該地皮市值可逾140億元。
韋堅信測量師行估價部董事林晉超指出,鄰近較舊的信德中心現時呎價已過萬,估計上址落成時呎價將逾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