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梁美寶報道】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近日向八大院校發信,提出於明年至2012年的三年度裏,每年預先扣起各院校4%、約共580個全日制學士學額,讓各院校競逐;並建議同期將10%研究生學額,即約420個,同樣以競爭形式分配。有大學高層估計八間大學勢必因此出現大執位,質疑政府此舉目的在汰弱留強,中小型大學擔心被「陰亁」甚或被殺。
教資會近日向八大院校發出啓動書(startletter),公佈2009至2012學年八大院校學額分配計劃,提出大學學額將首次以新形式競逐,初步建議明年起計的三個學年,每年把總學額4%抽起,再由八大學競逐,最終由政府根據特定原則決定由那間院校奪得有關學額。以全港總學額14,500個計算,4%即約580個學額;每個學額成本以20萬元計算,涉及每年撥款達1.16億元。
信件指,到2012至2015年,競逐學額的比例將增大,屆時各大學需根據其強項與他校競爭;若在過程中輸了給他校,有關院校於未來數年均會喪失原有學額或學系。據知,當大學實施四年制後,教資會擬加碼,將約7%、四年累計約4,060個學士學額以競逐形式分配,涉約8.12億元撥款。
中型大學憂被侵吞
除了本科生學額,教資會同時建議八大學將10%的研究生學額也以競逐形式爭奪,以現時全港約有4,200個研究生學額、每個成本約40萬元計算,用以競逐學額約420個,涉撥款約1.68億元。據知,各院校需於明日前向教資會表達意向。
有中型大學高層不贊成以競逐形式爭奪本科生學額,「我哋𠵱家規劃緊三三四(學制),但啲學額又唔知攞唔攞得番,宿舍又唔知起幾多,如果同大院校競爭,更可能會俾大院校搶埋!」另有大學高層質疑,政府以競逐學額為由,實際是想進一步控制各間大學的規模,讓中文大學、香港大學及科技大學這三所研究型大學進一步擴大;浸會大學、城市大學及理工大學這些中型大學,勢難進一步擴展,學額或會被大校侵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