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建局8.5億重建馬頭角<br>拆10幢舊樓 綠化浙江街北帝街

市建局8.5億重建馬頭角
拆10幢舊樓 綠化浙江街北帝街

【本報訊】土瓜灣舊樓林立,市區重建局昨日宣佈在馬頭角啓動兩項重建項目,分別清拆位於浙江街、下鄉道交界,以及北帝街、木廠街交界10幢建於五十年代建築物,重建及發展成底層設商舖的單幢式住宅樓宇,重建範圍周邊街道也會配合綠化,務求為該老化地區帶來全新景象。 記者:蔡建豪

開展馬頭角區重建計劃已於昨日刊登政府憲報,重建範圍內共有10幢建於五十年代的舊式樓宇,總面積達1,700方米。重建後將發展成兩座底層設置零售商舖的單幢式住宅樓宇,合共提供208個住宅單位,估計兩個項目現時的總發展成本為8.59億元,其中一半為收購及安置成本。
市建局執行董事(規劃與發展)譚小瑩表示,浙江街及北帝街兩個項目均會採用樓群後移的設計,目的是騰出更多地面空間疏導人流及進行綠化。她指浙江街項目的綠化地段,會延伸至毗鄰東九龍走廊天橋下的空地,紓緩繁忙交通形成的壓迫感。兩個項目的樓宇設計,也會預留置於半空中的公共空間及花園平台,期望綠化達到帶動該區的效果,令整個社區受惠。

涉及浙江街及下鄉道重建項目的舊樓建於五十年代。 張志華攝

重建後的浙江街及下鄉道項目,周邊街道也會進行綠化。 市建局模擬圖片

業主多歡迎建議

今次重建是市建局首次於馬頭角區開展的項目,譚小瑩承認區內舊式樓宇林立,率先挑選浙江街及北帝街兩處進行重建,主因是範圍內的樓宇均殘舊失修、僭建林立,居住環境欠佳,成功組織業主進行大規模維修的成數很低。包圍兩個重建區的樓宇,是相對較新的七十年代建築,未有急切清拆需要。
市建局職員昨日已開始為受影響的住戶進行凍結人口調查,大部份業主對重建表示歡迎,已居於該區逾30年的陳太坦言,居住環境惡劣,廚房天花板更不時有倒塌危機,獨居於達千呎單位的她表示,會以收購物業賠償,於同區選購另一個小單位。不過,租用地面舖位開設剪裁西裝店的商戶何先生則憂慮,遷舖會影響生意,「做生意梗想喺原舖附近。」

馬頭角重建項目詳情

地盤面積(方米)
浙江街/下鄉道項目:928
北帝街/木廠街項目:776

業權數目
浙江街/下鄉道項目:60
北帝街/木廠街項目:61

估計住戶數目
浙江街/下鄉道項目:71
北帝街/木廠街項目:104

發展建議
浙江街/下鄉道項目:底層設商舖單幢式住宅樓宇
北帝街/木廠街項目:底層設商舖單幢式住宅樓宇

重建後住宅單位數目
浙江街/下鄉道項目:116
北帝街/木廠街項目:92

總發展成本
浙江街/下鄉道項目:4.57億元
北帝街/木廠街項目:4.02億元

預計完成日期
浙江街/下鄉道項目:2014年
北帝街/木廠街項目:2014年

資料來源:市區重建局

業界料項目無虧蝕風險

【本報訊】浙江街及北帝街兩個重建項目,市建局將按一貫的七年樓準則向業主賠償,中原地產研究部主管黃良昇指出,該區物業的特點是「一係太舊,一係太新」,區內七年樓齡的住宅呎價介乎3,600至4,500元間。不過,興建沙中線事在必行,即使市建局以每呎5,000元向業主收購物業,相信於2014年完成的項目也沒有虧蝕風險。
他表示,該區逾20年的舊樓,沒有升降機等設施,呎價低至2,000至3,000元,七年樓齡的旭日豪庭及金都豪苑,呎價分別為3,600元及4,500元,至於四年樓齡的傲雲峰及兩年樓齡的翔龍灣,呎價則分別為5,000元及6,000元。他認為即使市建局以四年樓準則賠償,虧本的機率也很低,最重要是兩個項目達到小試牛刀效果,為拖延多年的馬頭角道一帶重建項目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