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肥肥到母語教學 - 林夕

從肥肥到母語教學 - 林夕

常言道:「終身學習」。
從周融想到肥肥。肥肥上學到中一便在以片場為所謂社會大學,演藝事業一直走紅,該沒有太多空閒時間,反而有太多借口要工作休息平衡,但是一個夠上進心的人就是有能耐憑自學,英語夠水平讓她演出全英對白的新加坡電視劇。
從學位風波想到忽然喊停的母語教學政策。讓我們忘掉當初政府宣傳母語教學的好處,也拋開老董為表示愛國而母教的陰謀論。事實上很多國家的確是採用母語教學而沒有影響英語水平的,而為這折騰了本港教育界十年的政策做調查,從數字上看又真的令學生的英語科成績一落千丈,在這十年中培養出來的一代人,據說中英文都落得兩面不是人。這樣看,正統學校教育又真的有決定性影響力。只是對練好英語有經驗的人應該都知道,除了課堂上所學,還有很多補充養份,包括多看明珠台,看《南華早報》,結交一兩個老外成為操流利口語的人肉工具,還有那麼多的工具書,《時代》雜誌出版的常用字解說,教育政策即使如何失誤,要自救,有方法,沒借口。正如我常引亦舒所說,時間用在哪裏是可以看見的。
但凡感嘆年青一代之不是,都有可能是老到脫節的表現。可天地良心,母語教學會影響到一代人的英語水平,最合理的推論,就是肥肥真的再沒有接班人了,如果明知英語的重要性,依然被動地學校餵甚麼就吃甚麼,不是太依賴政府,就是太不爭氣。懷念肥肥之餘,也得學習她終身學習的精神。

逢星期五至日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