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愛樂樂團歷史性到北韓演出,為外界揭開這個神秘國度的面紗。團員和記者獲安排參觀平壤,但堂堂首都,只有破舊建築、幽暗街道、貨架空空的店舖、土氣破爛的衣着。有樂團成員坦言,北韓一片蕭條,就像50年前的蘇聯。
慳電怪招 車隊駛過熄路燈
在鐵幕外,手機是必需品;但到了鐵幕內的北韓,卻是違禁品。樂團成員和記者入境時,要交出手機,還要填寫奇怪的海關申報表,表上問:你有沒有帶「殺人裝置」、「興奮劑」、「出版著作」等。過關後,一行人親身體驗到能源短缺的情況。街道基本上漆黑一片,旅遊車經過時,路燈才會開着;車隊駛走後,路燈就熄滅。
79歲的單簧管樂手德魯克(StanleyDrucker),是樂團最資深成員。樂團兩度歷史性演出,都有他的份兒,1959年他曾隨團到蘇聯表演。他說:「北韓和當年的蘇聯有點似,但蘇聯還有點歐洲氣息,這裏只有荒凉和禁區。」
紐約愛樂樂團歷史性表演前夕,北韓先盡地主之誼,前晚邀請樂團的貴賓到萬壽台藝術劇院,欣賞一場歌舞表演。
昨晨,北韓安排樂手與記者參觀平壤。首個景點,是已故領袖金日成青銅像。北韓外國文化關係委員會李勇哲把握機會宣傳北韓的領袖:「這裏是我們的聖地,金日成逝世時,全國子民都流淚呢!」
長期受經濟制裁的北韓,首都沒一絲繁榮氣息。平壤街道交通疏落,偶然只有一兩架舊車駛過,近百市民在巴士站等車。店舖的貨架,只有小量貨物。物質文明匱乏,導遊於是推介「精神文明」──「朝鮮人民大學習堂」圖書館,館藏圖書達3,000萬本。有團員「大逆不道」地問:「這裏有沒有批評政府的著作?」導遊冷冷地答:「我們不需要。」
紐約愛樂樂團有七名韓裔演奏家,第二小提琴副首席金恩淑父母在平壤成長,但她以往從未踏足北韓,她說:「我悲喜交集,看到北韓的情況,我感到痛心。」樂團大提琴手赫爾舒(ValentinHirsu),在羅馬尼亞學音樂時,曾經與三名來自北韓的孤兒一起上課。昨日他拿着與他們的舊合照,希望與故友重逢。
法新社/美國《華盛頓郵報》/韓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