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500億醫療融資期票<br>財爺拍心口 不論經濟如何 承擔不減

開500億醫療融資期票
財爺拍心口 不論經濟如何 承擔不減

【本報訊】為顯示政府對推行討論近20年的醫療融資的政治承擔,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預算案中,罕有地承諾預留500億元,作為數年後醫療融資的啓動資金。他「拍心口」表示,不論日後融資方案或經濟環境如何,承擔不會減少。政府消息人士指,若未來融資方案以強制供款及保險混合制,以本港150萬人口需供款為例,政府一筆過為每人供款一萬元作為開立供款戶口,未來10年每年資助市民2,000元買保險,10年政府也只用450億元。 記者:陳沛冰、梁洵瑜、梁美寶

曾俊華昨表示,本港人口老化,現時每八名港人有一名長者,25年後即2033年,平均每四人就有一名長者。若醫療制度維持不變,2033年的實質公共醫療開支,會由2004年的380億元,增至逾1,800億元,實質增幅近四倍。公共醫療開支也由現時佔政府經常開支15%,大幅增至逾27%。即使政府已承諾未來數年將醫療開支,增至佔經常開支17%,仍不足以應付無止境的醫療需求。

足夠每人派萬元開戶

他指,要應付醫療開支,可加稅或削減其他開支,但不受市民歡迎,故政府將於數周內推出醫療融資諮詢文件。
他指,不論日後融資安排如何,政府會預留500億元推動醫療改革,若落實供款計劃,預留撥款可作為市民供款戶口的啓動資金,顯示政府有政治承擔。該500億元不會計算在醫療經常性開支內。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希望四年內可落實醫療融資方案,政府對方案沒任何傾向。消息指,下月中出台的首階段醫療融資諮詢文件,最少有醫療服務改革及融資方案兩大主題,供市民討論。醫療服務改革方案有五個,包括加強基層醫療及家庭醫生制度、公私營合作、發展全港電子病歷,及推行融資等。
融資方案有六個,包括社會醫療保險、市民自己負擔醫療費、自願保險、強制保險、強制供款,以及同時實行強制供款和強制保險。據悉,政府內部較傾向強制供款及強制保險,但最後由市民自己決定。
消息人士指,雖然預留撥款未定下用途,但若未來融資方案採用強制供款及保險混合制,以本港150萬人口需供款為例,政府一筆過為每人供款一萬元作為開立供款戶口,未來10年每年資助市民2,000元買保險,前者可作為退休醫療之用,後者可在年輕患病時採用,10年政府也只動用450億元。

中產:利誘市民落叠

有參與醫療融資討論的健康與醫療發展諮詢委員會委員認為,政府的預留撥款可放入市民供款戶口中,減低市民首數年的供款;也可放入即將退休或低收入人士的供款戶口中,或用來推動基層醫療服務。因當時預留撥款未落實,委員會未有深入討論。
理工大學管理學系教授阮博文表示,500億元撥款不應直接放入供款戶口中,而應資助市民使用符合成本效益的醫療服務,如身體檢查,直接令市民受惠。
中產之聲主席李子榮表示,財爺的預留撥款是「人出豉油我出雞」,利誘市民「落叠」。他認為應給予市民買醫療保險扣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