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romi - 塵翎

Hiromi - 塵翎

最近和一些辦文化活動的朋友交流,深有共鳴,不知是香港地運轉移還是價值轉向還是甚麼,各類文藝節目市場異常暢旺,年度美點如藝術節電影節這些,反應慢半步隨時一票難求。電影節才剛開始訂票,已出現搶票潮。
前幾天好不容易搶到票看藝術節請來的日本爵士樂小魔女上原廣美(Hiromi),給她的現場風采迷倒,百聽不如一見。還不到三十歲已在男人主導的國際爵士樂壇闖出名堂,樣子甜美可人,演奏起來卻是充滿勁道,熱情澎湃極度振奮人心,冷天的鬱悶都給她的音樂掃走。
場內甚多青少年觀眾,看出藝術節日積月累的開荒成果,觀眾層滲透至年輕大眾。像Hiromi這類既受歡迎又有真才華的實力偶像派,在本地偶像符號崩解的後裸照時代,實在是一陣空氣清新劑。
看場刊一篇她的訪問,才知道她小時習琴遇上良師,總用顏色筆給樂譜着色,棄用強弱等術語,而改用顏色來提示該彈得激情還是憂鬱一點,這個概念對年紀小小的她很有啓發性,使她在彈奏時腦中出現各種顏色及畫面,表現的情感與風格與別不同。
唉,好老師和好意念真能影響人的一生。記得小時我也曾習結他,一心想當個樂隊伴奏,卻遇上一個交行貨的老師,心不在焉等下課,只管我彈對就算,不會多灌輸甚麼技巧或感覺,害我學了一段日子就失卻興致放棄了,還給家人揶揄只得三分鐘熱度。看到Hiromi,只好幻想那或許是我失落了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