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爭論多年的本港十號貨櫃碼頭漸見眉目,但選址並非港府一直屬意的西北大嶼山,而是毗鄰現有葵涌貨櫃碼頭的西南青衣油庫用地。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在預算案中透露,由於在西北大嶼山興趣碼頭須大規模填海,可能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故港府正積極研究在西南青衣為另一個初步選址。他補充,該選址涉及搬遷現有油庫,但可與現時位於葵涌及青衣的貨櫃碼頭產生協同效應。
葵涌住宅區計劃有變
政府消息人士表示,政府初步放棄在大嶼山興建碼頭,同時意味放棄原先規劃把葵涌碼頭遷移至大嶼山的計劃,換言之,未能騰出葵涌一帶發展成另一主要住宅區;而十號碼頭選址改變,也會影響港珠澳大橋及大嶼山發展整體規劃。但他強調,新選址只屬研究,港府仍未決定是否落實興建十號碼頭。
香港物流協會會長黃輔華直言,業界更關注政府會否引入新競爭者營運碼頭,以降低碼頭處理費;例如貨車從東莞經港運送一個20呎貨櫃到美的成本比經鹽田港,高出約1000元。
事實早於04年公佈的《香港港口規劃總綱2020》已提議,應於2015年前興建十號貨櫃碼頭,但受到現有碼頭經營者反對,當中和黃(013)主席李嘉誠曾公開批評,指所謂香港有需要興建新碼頭的說法乃「外行人講內行事」。
另外,曾俊華表示,香港國際機場必須提高航機升降容量,應付未來航空運輸量增長,故機管局正籌備於今年內開始研究興建第三條跑道在工程及環境方面的可行性。機管局主席馮國經回應說,冀研究在年中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