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新年期間收到太多「心想事成」的祝福,這屆金像獎得獎者居然大部份吻合我的期待,可惜沒有下注博彩習慣,否則連「橫財就手」都實現。唯一的不甘心,是最佳男主角一如所料頒給戴路易士,佐治古尼臨尾選票突飛猛進的禱告未被上帝理會。公佈桃黛史雲頓名字的一刻,獨自坐在電視機前的我興奮到歡呼拍手,真是可恥的基佬劣行──一直忘不了她曾經是戴力詹文的繆司,一廂情願當她自己友。對我來說這是今屆最窩心的基時刻,比《2百萬奪命奇案》監製開口鳴謝同性伴侶更具深層意義──類似的軟出櫃近年很普遍,溫和的優質品味太小資,不免懷念革命黨的頭崩額裂,起碼有種一言驚醒夢中人效應。
大獎貼中還罷了,神奇的是連打頭陣的閒獎也如願以「賞」。最佳服裝由《傳奇女王伊利沙伯:黃金盛世》獲得,到底還可以說是眾望所歸,但《魔幻羅盤》居然打敗氣勢如虹的《魔街理髮師》和《愛.誘.罪》榮膺最佳視覺效果,就多少是奇蹟。我似乎是這部片的唯一擁躉,推薦給海內外朋友都被斥口味幼稚惡俗,成為千夫所指的人格污點。再加上近日對《魔法奇緣》的鍾愛,令我不得不承認,體內可能真的秘密藏着一個五歲的小女孩,一聽到呼喚便冒出來貽笑大方。
一早起床觀禮的最大得益,是嗌到查維爾巴頓上台領最佳男配角,發覺他名字的正確發音是「夏維爾」,希望片商知錯能改。那還說諳西班牙語的港胞鳳毛麟角,不知者不罪,我比較介懷的其實是把凱蒂白蘭雪譯作卡塔布蘭切,不倫不類「卡」在信雅達完全欠奉的巴別「塔」裏,教人肉緊得咬牙「切」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