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瞭望:中央救市傳減印花稅<br>基金理財產品審批加快

國策瞭望:中央救市傳減印花稅
基金理財產品審批加快

企業巨額融資及無數「大小非」解禁,為內地股市帶來龐大資金壓力,惟中央似乎未有袖手旁觀,繼近期不斷加快基金和券商理財審批後,中證監已出口術圖為企業再融資降溫,日前更有消息透露,政府將於下月初調低印花稅,令救市大計升級;另外,市場亦憧憬當局推出股指期貨挽救大藍籌弱勢。 記者:杜思敏

全國政協委員、中央財經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賀強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時表示,印花稅急需由目前的雙向徵收,調整至只對沽售股票單邊徵收。他已打算在綜合市場意見及個人研究後,將建議在即將召開兩會期內提交全國政協。

政協委員倡僅賣方徵稅

賀強指出,內地股市越來越受外圍市況影響,由於美國次按風暴影響未完,令市場風險大增,加上大部份股票已跌至低水平,因此提出調整印花稅建議的時機已成熟。根據賀強的建議,單邊徵收雖然稅率不變,但投資者實際負擔的稅項減少50%,而只在沽售股票時徵收,實際上可鼓勵投資者長線持有。
事實上,在賀強發表意見前,內地已充斥取消印花稅的傳聞,亦有傳財政部早於農曆新年前已向中央提交報告,建議擇機調整印花稅徵收方式或幅度,消息更指印花稅下月初就會調低。
對於市場爭相抽水的行動,中證監日前已提醒上市公司在融資前要慎重考慮投資者承受能力,中央更多番開閘放水來抗衡資金緊絀的情況。《中國證券報》估計,未來一個月新基金發行、基金拆分、券商集合理財等可望募集約1200億元人民幣資金。
此外,繼9家基金公司首獲批拓展專戶理財業務後,第二批8家基金包括交銀施羅德、華安、華夏等亦傳獲批,至於第三批5家基金亦有望短期獲得相關資格。分析師認為,這類專戶理財業務有望為市場提供相對穩定的資金來源,優化市場資金結構。

憧憬推股指期貨挽狂瀾

興業趨勢基金經理張惠萍指出,這些政策已某程度上反映了中央不希望A股繼續大幅下滑;另有基金經理分析,從多個渠道開放資金已明確顯示了中央維持市場穩定的意圖。
投資者對中央救市的渴求,還包括推出股指期貨。中證監日前已表示,股指期貨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在進一步檢討後便會擇機推出。市場人士認為,由於現時沒有期指,因此價值投資難以在A股市場應用,當期指登場後,機構投資者就可通過沽空期指對冲保值,毋須在大市調整時急急拋售具質素的藍籌股。

中央救市招數

.加快基金和券商理財審批
.中證監「出口術」為企業再融資降溫
.傳聞下月初調低印花稅
.市場憧憬推出股指期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