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績優<br>港稅前盈利93億升34%

亞太績優
港稅前盈利93億升34%

佔渣打集團稅前盈利貢獻達三成的香港區,去年稅前盈利連續第4年創新高,並首次突破10億美元,較前年增長34%至11.93億美元(約93億港元)。集團亞太其他地區稅前盈利增長更為強勁,達1.75倍,當中包括首次單獨披露的中國內地,升72%至1.84億美元。

中國漲72% 韓跌29%

去年渣打香港淨息差2.3%,與06年比較大致持平;亞洲區財務總監馮隆春表示,減息難免影響息差,但對資產市場亦有利,料兩者效應可互相抵銷。
新加坡政府全資附屬的淡馬錫,現持有渣打股權19.03%,接近金管局就發鈔行不得由外國政府或其控制實體持有兩成或以上股權的規定。對發鈔權可能被撤回,渣打(香港)行政總裁洪丕正重申,渣打在港發鈔已有146年歷史,絕對重視及珍惜在港發鈔地位。亞洲區行政總裁白承睿亦指,淡馬錫是成熟及負責任的股東,對金管局的政策安排,集團亦充份理解,但他表示「無法控制」股東在二手市場的行動,集團對此會隨遇而安。
集團在亞太區中只有韓國市場出現倒退,因國際會計準則下公允值減損的特殊因素影響,去年其稅前盈利跌29%至3.24億美元,若撇除有關因素,白承睿說韓國收益按年增長15%,表現不俗;集團正積極重整韓一銀行業務,由專注按揭轉向其他個人銀行及批發業務,他有信心中長線會獲得理想增長。台灣新竹商銀亦已完成合併,料今年可達雙位數投資回報率及每股盈利增長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