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蔡建豪報道】尖沙嘴彌敦道兩旁的一排樹木,見證香港化身大都會的百年演化過程。不過,其中一棵細葉榕因長年受侵蝕及樹幹負荷接近極限,潛在倒塌危險,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徵詢專家意見後,上月底將該樹切除。為進一步保護這一帶的古樹,康文署正研究擴闊現有花槽的可行性,期望為古樹群帶來更寬闊的生長空間。
上月被完整切下的細葉榕位於柏麗購物大道對開的花槽,高達11米的樹木一直以自然傾側的形態生長,樹幹底部有一個被真菌侵蝕的大洞。
康文署最近在「古樹名木冊」網頁發佈該棵細葉榕的「死訊」,指一直倚靠纜索穩固樹幹及減低主幹負重的樹木,樹幹的負荷已達極限,保護古樹名木專家小組經詳細檢視和審議後,一致認同該樹具潛在倒塌危險,威脅途經柏麗大道的行人安全,上月31日將該樹移除。
擬擴闊彌敦道花槽
一直關注樹木保育課題的長春社保育經理蘇國賢表示,今年初巡查被移除的細葉榕時,已發覺該樹樹身亁涸,樹葉也開始枯萎。
從樹身上的修剪痕迹推斷,他估計早於六、七十年代間,該樹有部份枝幹是向彌敦道的馬路中央生長,並因妨礙交通被切除。樹幹底部的大洞也顯示,細菌已徹底侵蝕樹根,「樹嘅腐蝕速度好慢,但係一開始腐爛就好難救。」他認同該樹需要移除,認同康文署提高古樹名冊的透明度,不時更新名冊內增減的古樹數目。
康文署發言人指出,日後更新名冊資料時,會加入移除樹木原因及日期等資料,名冊內已有八棵古樹因健康問題被移除。署方現正與路政署研究,擴闊彌敦道兩旁花槽的可行性,期望讓該處逾30棵古樹有更多生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