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br>幼兒眼濕濕或因鼻淚管阻塞

特稿
幼兒眼濕濕或因鼻淚管阻塞

幼兒的眼睛經常水汪汪,或淚流不止,但又不是撒嬌,往往令父母束手無策。眼科專家指,本港約有5%的初生嬰兒出現鼻淚管阻塞現象,令淚水不正常地儲存在眼眶,並分泌大量黃綠色俗稱眠屎的眼膠物,部份家長誤以為是眼睛發炎,其實嬰兒一旦出現此問題,家長可以簡單的按摩幫助嬰兒打通鼻淚管。

按摩可打通鼻淚管

鼻淚管是一條天然的通道,於皮下連接淚點及鼻腔,作用是將過多的淚水經淚點及淚囊,引流至鼻腔,再透過鼻孔將淚水排走。眼科專科醫生于秉安指出,部份嬰兒在出生時鼻淚管遭薄膜阻塞,令淚水無法正常排走,眼睛周邊的皮膚在淚水長期刺激下,出現紅腫及損傷流血,由於眼部分泌物增加,易滋生細菌,增加淚囊蓄膿、感染結膜炎(俗稱紅眼症)及眼睛發紅和腫脹等風險。
由於大部份患者在1歲前可自行打通阻塞鼻淚管的薄膜,于秉安表示若患者的眼睛沒有紅腫及發炎症狀,家長毋須過份憂慮,也不用急於安排子女求診及服藥,家長可以簡單的按摩方法,幫助打通鼻淚管,方法是先用尾指輕按子女鼻樑旁邊的淚囊,把內藏的分泌物擠出,再以尾指往下推,使淚囊的殘餘淚液可透過流體靜力,迫使在鼻淚管下端的薄膜穿破。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