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電出事禍及港燈用戶

中電出事禍及港燈用戶

【本報訊】本來是中電供電設施的問題,卻直搗無辜的港島用戶,事故揭示了兩電備用聯網現存的漏洞。有專家質疑,兩電的聯網設計為了節省成本,加上政府並無規定,電纜系統並未加設截電裝置,未能杜絕兩區供電網絡互相影響。
現時,港燈負責港島區及離島區的供電,中電負責新界及九龍區。城市大學電子工程系講座教授容啓寧稱,兩電分別於各區設立供電站及變壓站供電,如中電於荔枝角、洪水橋等地均設有供電站,再由約40萬伏特的高壓電網轉發往俗稱「火牛站」的變壓站,再經火牛站轉往屋邨、屋苑,電壓逐步降至大廈水平的1.1萬伏特,輾轉再轉入家居及商戶,一般家電均只需用220伏特電壓。

聯網無截電程式

容啓寧說,是次停電一剎那估計只屬大火牛跳掣般小事,原本中電停電,港島區應不受影響,但兩電於紅磡有數條電纜相連,屬於不輸電的開路狀態,只作緊急後備用途。今次事發時,若聯網設有截電程式,就可以減低影響範圍,他說:「當九龍區有事,港島區就即刻截停同九龍區聯繫,應該唔受影響。但好明顯兩電冇做到,所以一齊停電。」
截電程式非常昂貴,容啓寧指出,現時政府在兩電供電守則中並無列明兩電必須這樣做。他質疑:「兩電慳得就慳,唔會做呢樣工作。」他建議政府應檢討供電守則,應否強制兩電加設截電程序,以免發生類似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