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J信貸違約 恐觸發SIV減值潮<br>本地銀行撥備勢增加

WJ信貸違約 恐觸發SIV減值潮
本地銀行撥備勢增加

【本報訊】結構投資工具公司(SIV)票據Whistlejacket(WJ)因渣打集團(2888)放棄注資,上周已告違約,市場注視此舉觸發其他SIV出現資金問題,以至違約等連鎖效應的可能。尚未公佈業績的本港銀行中,不少持有SIV及WJ票據,相信須增加減值撥備。 記者:劉美儀

富邦銀行香港(636)雖並無持有WJ,但其投資組合含有3項SIV票據,截至去年第三季,有關SIV投資總值約6000萬美元,由於列入「可供出售資產」類別,故須採用股本冲銷方法,將票據公允減值約25%的虧損,反映在資產負債表而非損益賬內的提撥。

富邦或會售產彌補

不過,富邦發言人說會在第四季就SIV投資進行減值撥備,具體資料待業績公佈,惟她相信,有關處理不會對行方盈利構成重大影響。證券界估計,富邦香港或會仿效東亞,沽出部份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以特殊收益抵銷SIV額外撥備。
高盛上周發表報告,指渣打撤回拯救WJ方案,將引起市場質疑,是否意味SIV虧損過大,超過渣打預期能承受範圍,高盛料會產生連鎖反應,令其他購入SIV票據的銀行須作更多撥備,估計除中信國金(183)旗下中信嘉華銀行外,東亞、永隆(096)、永亨(302)及創興(1111)等本地銀行均受影響。中信嘉銀是已披露的本地銀行中,持有WJ票據最多的投資者,去年底約4000萬美元。
東亞去年底持有的SIV總值約5.23億元,已減值撥備2.7億元,反映票據公允值減損約五成。該行財務總監尹焰強表示,東亞持有的WJ票據佔SIV未撥備投資餘額極小部份,低於5%,即使今年將SIV餘額(2.53億元)全數撥備,對08年業績亦影響輕微。
大新銀行(2356)去年公佈中期業績時,只透露擁有1.2億美元的多層次投資基金,部份涉及次按抵押債券(ABS)。不過,消息指除上述投資外,該行尚持有總值約7000萬美元的SIV。大新銀行財務總監王伯凌表示,該行迄今未表示是否持有SIV,只確認有投資基金涉及次按債務,由於接近業績公佈日,具體情況不作評論,他只重申大新並無WJ票據,亦沒有債務抵押債券(CDO)。
去年中期披露持有1億美元非次按CDO的永亨,據悉當中約2000萬美元為SIV票據,但本報未能接觸該行。

尹焰強指東亞持有的WJ票據,佔SIV未撥備投資餘額低於5%。
資料圖片

估計08年業績反映

建銀國際高級分析員黎少霞表示,雖然不少銀行仍未公佈業績,但WJ違約事件在2月底發生,07年賬目理論上已經截數,故減值撥備不應反映在去年業績內。她估計銀行與核數師商討後,或會在發佈年報時,以結數日後發生重要事項的形式,披露今年度行方就個別SIV票據違約額外進行的減值撥備預算,以提高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