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趨勢席捲球壇,歐洲各大聯賽球會,對於尚待開發的市場都虎視眈眈;其中表現得最為積極的,顯然是英超賽會。最新建議是在原定的38輪聯賽之外,多加一輪賽事,並分散到全球不同的城市舉行。這個提議惹來不少爭論,看來成事的機會也不大。
東亞、北美洲潛力最大
海外市場中,潛力最大的自然是東亞與北美洲。可惜經過多年來的努力,球王級的比利、告魯夫、碧根鮑華乃至萬人迷碧咸先後進軍北美,都未能掀起足球熱潮。在體育傳媒早已幾近飽和的情況下,足球要在北美擴大觀眾群,情況並不樂觀。
東亞自90年代開始,職業聯賽紛紛崛起,具質素的球星亦先後誕生。歐洲列強的拓展策略,從最初的訪問友賽,到逐步引入東亞球員,都收到不錯成效。典型例子如意甲引入中田英壽及安貞煥,蘇超引進中村俊輔等,都讓日本及南韓更重視直播賽事,也為有關球會增加了出售直播權與球衣銷售方面的收入。
最肯遷就東亞市場的,要數英超球會。他們除引入亞洲球員外,在球賽上演時間方面,更經常提前至中午時份,讓東亞地區可在黃金時段收看直播。
不過,最新的「英超海外附加賽」建議,確實兩面不討好。對球會而言,在賽程早已密不透風的情況下,再加一輪海外賽事,等如百上加斤。而建議中提及先把聯賽榜上頭5名列為種籽隊,再抽籤選取對手,造成強弱對壘的局面,也削弱了球賽可觀性。長途跋涉下,若上演曼聯對打比郡,吸引力也必大打折扣吧!
再者,把英超賽事移師海外,「君臨天下」的足球大國心態未免太露,也難免令亞洲足協與國際足協不能苟同。說到底,像曼聯、阿仙奴、利物浦及車路士等班霸,在亞洲市場早有地位。建議似乎希望他們把中下游球會也帶出英倫、走向世界,確實有點牽強。
最近的球會盈利排行榜顯示,西班牙的皇家馬德里仍然雄踞榜首。他們獲得全球球迷的支持,關鍵還在國內與歐洲長期累積下來的戰功。
西班牙難就亞洲市場
近年西班牙球隊中,皇馬、巴塞、西維爾、華倫西亞乃至維拉利爾等,都深得球迷愛戴。西班牙賽會若遷就東亞時間,把賽事提前至午間舉行,相信可開拓更大的亞洲市場。不過,西班牙人的民族性比較悠閒,晚飯、喝酒動輒數小時。要他們早早入場睇波,又確實難比登天。
潘源良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