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內場外:「哈哈哈哈!」 - 法比奧

場內場外:「哈哈哈哈!」 - 法比奧

今年農曆新年總感覺不對勁,除了太長的冷天,以及不適合應節的淫照外,似乎還缺點甚麼……;原來是「肥姐」站在獅子山上的笑聲,穿過鑽石山木屋區,滲過石硤尾廉租屋,再越過維多利亞港,最後繞上太平山頂,再傳來一句:「恭喜發財!」
她底氣十足的笑聲,足以吵醒國際太空站上的太空人。只可惜,這個《七十二家房客》裏的上海婆、《富貴逼人》裏的驃嬸,再也不能用笑聲感染每一位香港人,過一個歡樂的農曆新年,這種氣氛不是億元煙花所能製造出來的;因此,她遺下的豈止是愛女欣宜一人?
香港娛樂圈需要「肥姐」的當頭棒喝,至少她在罵完Edison是衰仔,還會罵女星「冇腦」。那像甚麼校長違心地說不看,還有人說非禮勿視的廢話!大球會亦需要「肥姐」,巴塞的重要決定都由「教父」告魯夫的口水浸過,他在西班牙《先鋒報》的專欄,除了為列卡特出謀劃策,和摩連奴筆戰外,還批評過美斯個人英雄主義的氾濫。

大球會都需要「肥姐」

米蘭雙雄上周歐聯作客「意甲墳墓」的英格蘭1和1負,正好反映「肥姐」的重要性。AC米蘭一直行元老制,過去有巴里斯、古列治、尹巴士頓,巴里斯之後則以馬甸尼及哥斯達古達等為首。此外,AC由許多昔日球星幫忙打理,巴里斯、泰索廸、馬沙路、李安納度……甚至教練安察洛堤也是前AC球員。
AC有「肥姐」,國米卻只有「肥哨」。在朗拿度加盟前,國米還有柏高美、費利、辛格等「肥姐」,但「肥哨」在莫拉堤寵愛下一舉打破傳統,一次撥開勸架的柏高美雙手,就是最大的象徵。之後的「肥祖」(阿祖安奴)變成「肥哨」一點也不意外,他敢跟文仙尼較勁也是莫拉堤溺愛所致。
在大球星、小教練傳統下,文仙尼也自知威望有限,不斷從拉素挖來史坦高域及基斯普等自己人,之後再請掛靴的米赫洛域看管更衣室。
然而,馬特拉斯、伊巴謙莫域等我行我素,結果場上經常出現失控(如紀律問題)。國米如今的領導層,只有G巴里斯、卡沙拉基及白蘭卡等所謂名宿,但伊巴等人又知不知道他們是誰?
國米沒有「肥姐」亂糟糟,香港失去「肥姐」又會如何?她也許帶走了娛樂圈的正義之聲,卻為香港留下了「哈哈哈哈!」

法比奧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