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不連貫 市民難到達<br>60%海濱少人氣

規劃不連貫 市民難到達
60%海濱少人氣

【本報訊】維多利亞港兩岸是本港的地標,不過,海港商界論壇進行的一項海港土地用途研究發現,有多達60%的海岸線是市民難以到達的地段,這些沿海地帶分別被公路、貨物裝卸區、污水處理設施及摩天大廈等切斷及阻礙。撇除舊啓德機場及西九龍文娛藝術區等正處於規劃發展的地段,只剩下30%海岸線可供市民停留享用。 記者:蔡建豪

海港商界論壇的海港土地研究,覆蓋由西環至柴灣的整個港島北海岸線,以及由荃灣至鯉魚門的九龍海岸線,研究的海岸線全長達94.3公里。
結果顯示,多達60%的海岸線是市民難以到達的地段,其中有21%海岸線屬道路設施,如東九龍及港島東海旁,分別被觀塘繞道及東區走廊兩條主要幹線阻礙,貨物裝卸區、污水處理設施及空置土地也佔據不少臨海地段,嚴重影響海邊的視覺效果。
研究顯示維港只有30%海岸線,是市民可直接到達享用的地段,主要在中環、尖沙嘴、紅磡及青衣東北岸等地區,這些地段均較具連接性,有一段較長的海濱長廊及綠化設施。

啓德有潛力優化

研究指出,鯉魚門是海岸規劃做得最好的例子,滿佈工業設施的油塘及土瓜灣海岸線則是現況最差的地段。
至於北角至銅鑼灣、汀九至荃灣,以及東南九龍啓德發展區的海岸線,是最有潛力優化的地段。
海港商界論壇最佳實務委員會主席MaggieBrooke表示,在考慮海港規劃時,市民是否可輕易直達海旁及海濱的連接性是最重要的兩個因素,她建議政府以寬減契約修訂補價等誘因,鼓勵私營機構翻新置於海旁的失修工廠大廈,作現代化發展用途。

本港只有30%海岸線處於市民可以到達的地段,主要集中在尖沙嘴、紅磡及青衣東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