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索沃(Kosovo)周日單方面宣佈脫離塞爾維亞獨立後,激起塞爾維亞人憤怒。20萬人前天(周四)在首都貝爾格萊德(Belgrade)集會後,有逾千名極端民族主義分子衝擊承認科索沃的美國和西方大使館,甚至縱火燒美國使館,並襲擊和搶掠美資商店,事件造成1死150傷。
衝擊美國大使館,是由一場官方動員的大型政治集會開始。塞爾維亞所有學校前天停課一天,國營火車全日免費將各地民眾接到貝爾格萊德市中心,結果有20萬人在舊國會大樓外集會,抗議科索沃獨立。這是當地自2000年反前總統米洛舍維奇(SlobodanMilosevic)以來最大型政治集會,官員輪流上台發言,強調不會讓科索沃獨立和批評西方國家。
集會最初以和平方式進行,但有少數蒙面示威者悄悄離開集會場地,衝擊附近的美國大使館。大使館內當時沒有員工,只有保安駐守。塞爾維亞前總理齊夫科維奇(ZoranZivkovic)說:「大使館警衞,對縱火和搶掠視而不見,可能是收到命令袖手旁觀。」
警察45分鐘後才到場
一名男子爬進大使館,將美國國旗扯下來,其他人則企圖縱火燒美國旗。有人跳上露台,將椅子和文件撒落街,並向地面1,000多名群眾揮舞塞爾維亞國旗。
群眾激動地大喊:「塞爾維亞!塞爾維亞!」示威者不斷向使館內拋擲火種,又放火燒門窗,火勢迅速蔓延,大使館冒出濃煙,群眾大聲叫好,並舉起勝利手勢。
大火燒了45分鐘,防暴警察和消防員才趕到現場。暴徒未有膽怯,反而拔走路牌和樹木擲向警員,又跳上行駛中的裝甲軍車車頭,險象環生。全副武裝的防暴警察最後要發射催淚彈,群眾才散去。
但暴徒只是轉移陣地,改為衝擊德國、克羅地亞、英國、土耳其和波斯尼亞使館,並襲擊西方銀行和商店,象徵美國文化的麥當勞快餐店和Levi專門店首當其衝,有人更大肆搶掠服飾和運動鞋。一名青年聲嘶力竭喊道:「燒掉一切吧!」帶頭搞事的德揚.米洛舍維奇(DejanMilosevic)說:「我們會戰鬥,直到最後一口氣,我們不會讓科索沃分裂出去。」
俄國被疑是幕後黑手
騷亂過後,警方在美國大使館內發現一具燒焦男屍,相信是示威者。衝突中有150人受傷,當中30多人是警察和記者。醫生表示,大部份受傷的示威者都喝醉了,行為激烈無可避免,美國前巴爾幹問題談判員霍爾布魯克(RichardHolbrooke)相信,俄羅斯是今次襲擊歐美使館的幕後黑手,「這是貝爾格萊德的極端分子所為,他們受到俄羅斯暗中鼓動」。
美國隨即向塞爾維亞抗議,國務院下令撤走非骨幹使館職員。聯合國安理會和歐盟也作出譴責,但俄羅斯卻指支持科索沃獨立的西方是罪魁禍首,應對騷亂負上部份責任。俄羅斯駐北約大使羅戈津(DmitryRogozin)更警告,假如北約或歐盟在科索沃問題上仍蔑視聯合國,俄羅斯不排除動武。
美聯社/路透社/法新社
暴徒搗亂使館示意圖
美國駐外使館遇襲事件簿
02/12/2007
24名菲律賓人衝入美國駐馬尼拉大使館,要求將涉及強姦案的海軍陸戰隊員交給菲律賓當局監禁
21/03/2003
3萬名也門示威者到美國大使館外抗議美軍入侵伊拉克,有示威者試圖衝入使館,兩人被警衞射殺,幾十人受傷
08/05/1999
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美軍導彈擊中,幾千名北京人向美國大使館擲石,多塊玻璃被砸碎
07/08/1998
肯雅和坦桑尼亞的美國大使館,同時遭到阿蓋德的汽車炸彈襲擊,造成12死236傷
20/09/1984
美國駐黎巴嫩大使館遭汽車炸彈襲擊,至少14死70傷
04/11/1979
500名伊朗學生衝入德黑蘭美國大使館,挾持90名人質,包括65名美國人,歷時444天,人質才全部獲釋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