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由於協助偏遠地區市民就業的基金「水浸」,港府擬推出一系列放寬偏遠地區跨區津貼的措施,包括將申請人的入息上限,由目前每月5,600元增加至6,000元以上,將更多住在偏遠地區的低收入市民納入計劃之內;每月津貼額也會相應上調。預期下周三的財政預算案將公佈詳情。 記者:譚暉
現行計劃下,住在元朗、屯門、北區及離島,月入低於5,600元,資產少於44,000元需要跨區工作的市民,可合資格獲最長半年、每月600元的跨區交通津貼,及最多600元的求職津貼。即每位合資格申請人最多可獲4,200元的津貼。
3.6億僅花835萬
然而,計劃推行七個月以來,港府至今只向5,728名合資格市民批出約835萬元的津貼,財政司司長去年撥予推行這項計劃的逾3.6億元基金,目前約有3.5億元。
勞工處今年初提早對計劃進行檢討。據了解,由於工資上升、通脹、及公共交通加價等因素,港府傾向降低申請門檻,將申請者的工資上限由5,600元增至6,000元以上,增加合資格的市民人數;另外,也計劃增加每月600元的跨區交通津貼至約800元。
消息人士承認,現行津貼金額只足夠一名元朗居民跨區到荃灣工作;若他要跨區到中環工作,金額就顯得不足。但對於有團體要求將津貼額提高至每月1,000元,消息人士指這個津貼額太高。
消息又指,近期工資上升,月入5,600元以下的偏遠地區市民人數因而減少,因此有需要作出相應調整。不過,由於庫房水浸,多項放寬措施並不需要政府額外撥款。勞工處發言人則強調,有關檢討目前仍在進行,是否放寬申請者資格,不會作出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