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終前夕打10補針<br>誼子陳家豪 伴病榻送終

臨終前夕打10補針
誼子陳家豪 伴病榻送終

【本報訊】人稱肥肥的藝人沈殿霞昨晨8時38分在瑪麗醫院病逝,結束兩年抗癌痛苦歷程。在生命最後一段日子,她飽受肝腫瘤、膽管癌及糖尿病折磨,多次進出醫院,開心果的響亮笑聲不復見,肥肥曾公開表示,為了女兒鄭欣宜,再痛苦、再辛苦,也要活下去,臨終前一天更不惜注射十多次針劑求保命,可惜最後一刻只有誼子陳家豪在身旁,與愛女緣慳一面。

據了解,肥肥本月2日入院後一直昏迷,需要插喉,留院期間沒有轉醒,依靠儀器維持生命。近年受糖尿病困擾的她,住院期間內臟及四肢均出現潰爛,臨終前一天注射了補肝藥、降血壓藥、降血糖藥、補腦藥等十多劑針藥,以維持生命。

鄭欣宜昨晨8時45分和張徹太太趕往瑪麗醫院。彭琮然攝

母親病逝,欣宜戴着墨鏡及口罩,神情哀傷離開醫院。凌樹輝攝

欣宜表現堅強

肥肥的密友透露,肥肥彌留期間已經無法說話,最後階段「撐得好辛苦」,她之所以苦苦堅持,只是因為捨不得女兒,雖然沒有留下遺言,但肥肥對個人身體狀況心裏有數,相信已吩咐欣宜處理後事。
昨早8時25分,肥肥的好友陳淑芬的兒子陳家豪先到瑪麗醫院,肥肥的女兒鄭欣宜、胞姐及夫婿,以及張徹太太則在8時40分一同乘坐白色保母車到場,四人逗留車上約5分鐘後才落車,當時手挽一袋物品的欣宜面帶微笑與張太聊天,又向在場記者講早晨,惟獨肥肥胞姐神色凝重,其後他們直上K座的20樓病房。
兩小時後,欣宜的姨丈偕肥肥家傭離開,家傭並手挽兩袋裝有衣物的大紙袋,被問及肥肥的狀況時,欣宜的姨丈木無表情、一言不發。
根據瑪麗醫院的資料,沈殿霞昨晨8時38分病逝。死訊傳出後,大批記者蜂擁到瑪麗醫院採訪,病房門外、病房大樓的兩個出口及殮房各有數十名記者駐守,另有大批隨時候命的採訪車隊,合共數百名記者。
至中午12時28分,欣宜陪同肥肥胞姐離開病房,在場記者即趨前拍照,雖然欣宜戴墨鏡及口罩,但隱約見她雙眼紅腫,神情哀傷,肥肥胞姐更傷心欲絕,眼睛通紅。不過欣宜相當冷靜,搭着肥肥胞姐背部安慰,對記者提問,兩人俱不回應。有消息指,遺體已由家人領走;醫院管理局表示,應死者家屬要求,不會談論肥肥的死訊。
由於現場有太多記者擠於通道,場面一度混亂,院方馬上安排兩名保安員護航開路,其間欣宜不停說:「唔該各位,可唔可以退後少少,畀我哋出去。」擾攘一輪後,兩人退回病房,經另一通道往停車場會合欣宜姨丈,齊返下榻的尖沙嘴新世界酒店。

《最後露面》
1月27日沈殿霞被傳媒拍到最後一次露面,她親自購買祭品,返回九龍塘寓所遙祭亡母。

官員紛表慰問

20多名記者及9部採訪車一直在場守候,李琳琳和鄧光榮太太下午4時多分別到酒店探望欣宜,記者問李琳琳有關肥肥的遺言及欣宜的心情,眼鼻微紅的她緊抿嘴唇,未有回應,且加快腳步走進酒店。
曾經跟沈殿霞共事的行政會議成員周梁淑怡,數月前曾探望過沈殿霞。她讚揚沈殿霞是最勤力和有天份的藝人,年紀不算大,她的離世是演藝界的損失,「佢係一個喺我眼中嚟講,代表娛樂界最能做到嘅目的,就係令人開心,佢對呢個界別嘅貢獻非常大。」
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馬時亨對沈殿霞逝世感難過和惋惜,並向她的家人致以深切慰問,馬表示,沈殿霞的逝世,令香港痛失了一位出色的喜劇演員和節目主持人。
代表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的立法會議員霍震霆說,沈殿霞病重時仍保持樂觀、堅強,是成功的藝員,望她的精神成為年輕人的模範,又表示已經寫信給欣宜,希望她保重身體,堅強面對。
沈殿霞06年證實患上肝腫瘤,同年接受完膽管手術後出現併發症,一度留醫50日。去年10月突然在九龍塘寓所昏迷,需要緊急送院,留醫多日後出院,惟農曆年前病情再次惡化,需要入住瑪麗醫院深切治療部,延至昨日不治。

肥肥臨終時,只有誼子陳家豪在身旁。

沈殿霞檔案

1945年6月:在上海出生
1960年:拍攝處女電影《一樹桃花千朵紅》
1967年:加盟《歡樂今宵》
1972年:與羅文組成情侶合唱團
1974年:與汪明荃、張德蘭及王愛明組成「四朵金花」
1975年:與鄭少秋拍拖
1983年:陪伴鄭少秋到台灣發展
1985年:與鄭少秋在加拿大註冊結婚
1986年:懷孕,翌年5月剖腹誕下欣宜
1988年:與鄭少秋離婚
1990年:過檔亞視
1997年:回巢無綫
2006年8月:入院接受通膽管手術
2006年9月:再入院切除部份肝臟
2007年3月:由加拿大返港接受治療
2007年10月:在寓所突然昏迷,家人急召救護車送院搶救
2007年11月17日:坐輪椅出席無綫台慶領取「萬千光輝演藝大獎」
2008年1月21日:96歲母親在加拿大病逝
2008年1月26日:捧母親遺照出院
2008年2月2日:肝功能再度轉壞被送入醫院
2008年2月19日:膽管癌併發症引致多個器官衰竭病逝,終年62歲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