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肥逝世,香港的品牌,又殞落了一星。
沈殿霞女士不但是香港特色濃厚的喜劇巨星,在世界上,古往今來,喜劇笑匠的領土,清一色都是男性的天下,像英國的差利、美國的羅路和哈地、積林蒙,到近年的占基利和愛廸梅菲,女人能成喜劇明星的,只有香港這位「上海肥婆」沈殿霞,這是世界喜劇史上的一項奇迹,憑此一點,不但香港人引以為傲,沈殿霞女士是可以笑慰九泉。
諧星中有女性的席位,也只有香港獨步全球。前有譚蘭卿,後有沈殿霞,都以「肥婆」的諧趣形象贏盡太平山下的笑聲。因為香港在五十年代,民生貧困,市民的日子過得苦,一個肥婆,滿肚油水,步步脂膏,是優裕和富泰的象徵,對於飢貧的蒼生,別有望梅止渴的魅力。沈殿霞出生在租界的上海,早年的香港,上海人是富裕而沒落的一群,代表了摩登的品味生活,沈殿霞早年的諧趣角色,演的都是上海的胖小妹,像《老夫子三救儍仔明》,沈肥肥的一口上海話,跟飾演老夫子的高魯泉的廣東話牛頭搭不上馬嘴。沈殿霞是一位外來喜星,香港人對她張臂歡迎,在笑聲中緊緊擁抱,後來,沈殿霞也成為香港的歡樂大使,這是半世紀香港自由寬容的明證。
在全球華人社會,只有香港是盛產諧星的一片寶地。在中國大陸,民國時代的韓蘭根、尤光照,台灣有葛小寶和蔣光超,都是中國地方戲的小調的過來人,略嫌傳統守舊,總欠了一點壓場的氣派。香港的譚蘭卿和梁醒波也是粵劇戲班的丑角出身,只有沈殿霞是富有現代感的影視諧星,一個胖女人,在台上霸氣凌人,其中不失烏龍的情趣,在香港小男人面前,一半是救贖,一半是審判。廣東男性的身形瘦小,卻很大男人主義,沈殿霞這個上海肥婆的降臨和走紅,是香港人的一種自嘲,電視的《歡樂今宵》為香港人提供了歡笑的舞台,而沈殿霞是黃昏維港的一顆不墜的喜星。
肥肥和董驃,是香港諧星的一對上佳的搭檔,可惜合作為期不長,產品不多。回顧過去的歲月,香港出現過多少喜劇和諧角的人才,因為半世紀以來,香港人歷盡苦困,卻心境開朗,無憂而快樂。滄海月明,肥肥是一顆圓潤的珍珠,光斂珠暗,羅文、梅艷芳、黃霑逝世的時候,我們都看見肥肥送別的淚光,今天也輪到肥肥了,一眾才藝之士,教人依依不捨,只有肥肥她從海上來,一位很特別的悲歡幻合的滄海故人,香港沒有了她,人生路上,哭笑幾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