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災推高1月通脹至7.1% 內地港人叫苦<br>「人民幣好唔見使」

雪災推高1月通脹至7.1% 內地港人叫苦
「人民幣好唔見使」

受雪災影響,中國1月份反映通脹數據的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較去年同期上漲7.1%,創1997年以來的11年新高,亦較對上一個月高出1.2個百分點。「內地𠵱家嘅通脹幅度仲勁過人民幣升值,人民幣好唔見使!」內地港人林太慨嘆內地通脹高企之餘,並預期通脹仍會加劇,只好精打細算過活。有專家稱,內地通脹未見頂,受雪災後續和災後重建等因素影響,將進一步推高3月份的CPI至8%。

國家統計局官員昨日稱,南方長達一個月的冰雪災害,導致食品價格高企。1月份食品價格急升18.2%,其中豬肉漲幅幾達五成九,是導致CPI大漲的主因;肉禽及製品,以及油脂價格漲幅均在三、四成;鮮菜價格上升13.7%;鮮果價格漲10.3%;水產品價格上漲8.7%。

食品價格升幅顯著

「你睇,舊年年底一箱XX補鈣牛奶賣55蚊,春節前已賣到60蚊/箱,但噚日我買嘅時候已賣62蚊,短短個幾月已加咗12.7%!」正在深圳過年的港人林太說,內地通脹加劇最直接反映出來的,就是食物的價錢貴很多,就連許多餐館近日亦趁機加價,「𠵱家出去食飯都較個幾月前貴咗一到兩成,惟有出去食少啲啦!」

「食唔食到肉都成問題」

儘管內地近期的通脹幅度已超過人民幣升值的幅度,去年人民幣升值近6.9%,但林太認為,由於人民幣仍有很大的升值潛力,加上央行年內會加息,因此已將大量港幣換成人民幣,存在內地,「內地通脹高企,香港亦唔會好過,因為(香港)好多生活必需品都來自大陸。」
家住廣州芳村的低收入人士陳先生則無奈的說,一家人平時已節衣縮食,幾乎一個月才吃一餐豬肉,「但𠵱家雪災後,市面好多食物都貴晒,食唔食到(豬)肉都成問題。」針對廣州豬價高企,廣州市物價局局長羅家祥預計,豬價到5、6月份才會回落,但有廣州業界認為,受雪災影響,當地豬價起碼要到10月後才能回落。
內地多名專家認為,1月份CPI數據符合預期,同時亦只是個開始。由於雪災的高峯集中在2月份,以及當局正進行災後重建等工作,預期將推高3月份的CPI增幅。而統計局昨亦發佈1月份的工業品出廠價格(PPI)數據,PPI較去年同期漲6.1%,創3年新高,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8.9%。專家稱,PPI繼續走高壓力較大,食品和國際油價居高不下,將帶給通脹更大的壓力。中央防止經濟過熱和通貨膨脹的從緊貨幣政策,或不會因雪災而鬆動。
本報記者/新華社/廣東《南方都市報》

城市餐館被迫加價。 美聯社

蔬菜加價漲13.7%。 路透社

1月份通脹數據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7.1%
城市上漲6.8%
農村上漲7.7%

食品價格漲18.2%
鮮蛋價格漲4.6%
水產品價格漲8.7%
糧食價格漲5.7%
鮮果價格漲10.3%
鮮菜價格漲13.7%
肉禽及其製品價格漲41.2%
油脂價格漲37.1%
豬肉價格漲58.8%

非食品價格漲1.5%
消費品價格漲8.5%
服務項目價格漲2.6%

資料來源:新華社

點滴:穗最低工資加至860

廣州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局長崔仁泉前日在該市人大會上透露,廣州最低工資標準很快就會上調至每月860元,但他個人認為「還是太低了」。「勞動者沒有得到應有的勞動所得,政府稅收增長太快。」他說:「現在還打最低工資標準主意的,都是一些靠榨取勞動者剩餘價值勉強維持的企業。」

點滴:燃油稅大增2.3倍

內地雪災還未完結,中國政府已宣佈恢復徵收全額燃油消費稅。不論是國產或進口燃油,稅款一律由原來的每噸30.45元,上調至101元,增幅逾2.3倍,實施日期追溯至今年1月1日。而石腦油亦將徵收每升0.2元的全額稅率。新措施旨在抑制資源密集型行業並促進能源節約。但有業界指,這勢將打擊燃油市場。

點滴:災民僅收5蠟燭援助

湖南是大雪災的重災區,包括香港等地都有捐款到當地救災。但香港居民黃小姐昨日向本報爆料指,她居住在耒陽市公平鎮農村的親友,原來一直不知有外來賑災捐款。他們除了在本月6日年三十晚,收過五支蠟燭外,至今從未收過食物、金錢等援助,懷疑有官員未有盡力把物資送到偏遠地區災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