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期間,親友見面,最常說的話是:恭喜發財,身體健康,新年快樂。
發財,健康,快樂,這三樣東西,甚麼最重要?
股神巴菲特(WarrenBuffett)有一句名言:「某種程度上,金錢能讓你置身比較有趣的環境。但它不能讓更多人愛你,或是增進你的健康。」
這不是有錢人說的風凉話。金錢確實不能讓人愛你,那怕只是一個人,金錢往往有損健康。若有許多錢,就要管理與運用,那麼權利也會帶來更多的責任。因此,錢夠用就好,發財真的不必了。
我們當然都想健康,但事實上一個人不可能永遠健康,總會老、病、死。所以健康雖好,但人人都知道不會「永遠」。
只有快樂,對人生來說,最為重要。一個人不管壽命長短,只要他活着的時候永遠開開心心,那麼他就可以說不枉此生。
可惜,人生總會有些煩惱事,總會有些不快樂的時候。而無論心情好或心情壞,我們香港人若打開電視,看到一個胖胖的綻開笑臉的女人,說着逗趣的話題,演着惹笑的角色,我們就會從不開心變成開心,從開心變成更開心。
這個胖胖的女人,就是人稱「肥肥」的沈殿霞。她還有一個綽號,與她在我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契合,就是「開心果」。
肥肥從十三歲做童星的肥妹,到長大後的肥姐,四十七年的演藝生涯,開朗的笑聲伴着好幾代的香港人成長。她能歌擅舞,並不因為肥胖而影響她的演藝事業。相反的,許多年輕漂亮的男女藝員被歲月淘汰,她卻年近六旬仍在幕前演出,也仍然深受觀眾歡迎。
肥胖,本是女人的大忌,尤其是女藝人,但在肥肥身上,卻是她的資產,因為她肥得不惹人厭,而且還惹人喜歡。
像肥肥這樣成功的肥藝人,在大陸找不到,不僅在萬馬齊瘖的文革和文革前,即使在改革開放、市場經濟蓬勃發展的現在,大陸都不會有肥肥,因為社會沒有這樣的胸襟去容納及欣賞這個肥肥的開心果,又或者社會普遍地向錢看,人們都生活得並不輕鬆愉快。
台灣、新加坡也沒有這樣成功的肥藝人。世界上是不是有其他地方有類似的人物,筆者不知道,有也大概不多。香港能有一個肥肥,是香港的傳奇,從某個角度來說,她的存在與成功,也代表了香港精神。她在感情上有過不幸,近年更飽受病魔折磨,但她在幕前永遠開心,她也永遠帶給香港市民歡樂。無論遭遇甚麼困苦,都保持樂觀,這也許就是我們曾經擁有的香港精神。
肥肥走了。我們懷念她,也真的很惋惜。但她會不會把這種樂觀開朗的香港精神帶走呢?香港還會有另一個肥肥嗎?
這是肥肥走後留下的一個大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