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下周三發表財政預算案,獨立議員陳方安生和多名專業人士昨日批評,政府處理公共財政的做法未有回應市民的需要和期望。陳太昨日批評,特區政府近年放棄過去行之有效的財政預算案規劃方式,代之以一種只憑直覺和「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短視做法,「呢個唔係顧及社會長遠需要嘅做法」。
指退稅會加劇通脹
陳太指出,政府過去制訂財政預算案時會進行一個五年預測,政府各部門及公共機構都會提交未來五年的政策承擔的支出,令政策和財政規劃之間能構成重要聯繫,「但呢個做法,𠵱家已經消失咗。」她說,為避免在財政預算案的制訂過程中出現「暴增或暴減」,她不贊成退稅,因為會間接加劇通脹,反建議政府採取一個更穩定財政的長遠做法,例如恢復在經濟低迷時已削減的公共服務,並考慮撥款放在市民日後的退休保障戶口。
公共專業聯盟主席黎廣德批評,政府近年的財政預算案的知識含量和發展意識越來越低,「最終受害嘅只會係全港市民。」他建議下年度撥款472億元,向領取綜援或高齡津貼人士和月入8,000元以下人士,提供每人5,000元特惠金,預計可令200萬人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