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火藥庫」巴爾幹半島上的科索沃(Kosovo),昨天(周日)單方面宣佈脫離塞爾維亞(Serbia)獨立。九年前,佔科索沃人口九成的阿爾巴尼亞族人,為爭取獨立,遭塞軍大屠殺家破人亡。昨天,他們為能夠脫離塞爾維亞統治,擁有自己的國家熱烈慶祝,燒煙花、揮動旗幟、高聲歡呼。但科索沃獨立,歐美支持,塞爾維亞和俄羅斯反對,科索沃將來可能成為燃點起歐洲「火藥庫」的火藥引。
科索沃總理塔奇(HashimThaci)於當地時間昨天下午3時(香港時間昨晚10時),在議會召開特別會議,由議員投票通過科索沃獨立,按照人民意願,成為「一個獨立、有主權和民主的國家」。會議過程由電視直播,隨着官員宣讀獨立宣言,議長拉斯尼奇(JakupKrasniqi)宣佈獨立,之後議員還隨即投票決定國旗和國徽。國旗會勾勒出科索沃在地圖上的輪廓,配以跟歐盟旗幟一樣的藍底色,象徵歐盟是科索沃的未來。
宣佈獨立的一刻,科索沃在歡呼聲中沸騰。普里什蒂納(Pristina)以往是科索沃的首府,現在順理成章成為首都,領袖和官員聚集在體育館內,在科索沃交響樂團演奏貝多芬的《快樂頌》(OdetoJoy)樂聲下,碰杯慶祝。
「派對應該開始」
群眾早一晚已湧上街,迎接這歷史性時刻來臨,駕車人士不斷響號,揮舞科索沃獨立運動的象徵、阿爾巴尼亞的雙頭老鷹紅色國旗,這一晚還可觀賞煙花和戶外音樂會慶祝。居民貝里沙(BesnikBerisha)說:「這是歡欣的一天,整個鎮美極了,派對應該開始。」
科索沃的新生和獨立得來不易,是從血腥內戰和種族清洗中爭取回來。1999年,科索沃的阿族人爭取獨立,結果換來塞爾維亞血腥鎮壓,塞軍攻擊阿族人村落,屠殺阿族人,直至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空襲,塞軍才收手,科索沃才交由聯合國託管。但塞軍這次血腥鎮壓,造成10,000阿族人死亡,近100萬阿族人逃亡。
歐盟派二千人協助
但對於科索沃用血和淚爭取回來的獨立,塞爾維亞拒絕承認,在科索沃200萬人口中佔12萬的塞族人也不支持。在首都貝爾格萊德(Belgrade),有1,000名塞族人上街抗議,他們高呼「科索沃是塞爾維亞的心臟」,不可分割。
俄羅斯同樣反對,俄羅斯更指科索沃未經聯合國授權下獨立,違反國際法規定,先例一開,會令車臣等地區仿效,爭相宣佈獨立,令「凍結了的衝突」再爆發。除了俄羅斯,多個國家暫時都不會承認科索沃,包括保加利亞、塞浦路斯、希臘、羅馬尼亞等。
歐美則力撐科索沃,認為科索沃是一個獨特個案,有歷史因素,獨立是最佳方案。歐美國家早已準備在科索沃宣佈獨立後的24小時內,承認普里什蒂納政府。歐盟前日更通過派出2,000人隊伍,包括警察、法官和文官,在科索沃宣佈獨立120天後,接替聯合國部隊的職務執行維和工作,確保政權移交、有法治和防止爆發衝突。
但科索沃獨立已激起衝突情緒,貝爾格萊德居民伊萬諾維奇(IvanIvanovic)說:「我們已準備好為科索沃而戰,我們永不接受她獨立。」
路透社/美聯社/英國廣播公司
話你知:塞爾維亞曾屠殺阿族人
1991年共產南斯拉夫分崩離析後,塞爾維亞和黑山共和國組成南斯拉夫聯邦,科索沃就是塞爾維亞境內的一個自治省。但科索沃境內阿爾及利亞族人佔90%,其餘是塞爾維亞族人和黑山族人,因此阿族人一直要求獨立。
1998年,阿族組成的「科索沃解放軍」跟塞爾維亞軍衝突加劇,塞軍更攻擊及屠殺阿族人。科索沃人口只有300萬,但這場戰火觸發100萬人逃亡。翌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介入,發動78天空襲行動,連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也被炸,科索沃最終由聯合國託管,北約部署維和部隊。
科索沃拒一國兩制模式
2006年,隨着黑山要求獨立,南聯瓦解。科索沃繼續爭取脫離塞爾維亞獨立,在聯合國斡旋下更展開科索沃前途談判。去年,塞爾維亞提出以香港一國兩制模式解決問題,讓科索沃享有95%高度自治,科索沃以一國兩制不可行為理由拒絕,其後更宣佈前途談判失敗,將單方面宣佈獨立––在血腥內戰和種族清洗中爭取回來的獨立。科索沃是從前南斯拉夫分裂出來的第八個國家。
科索沃獨立之路
1991
共產南斯拉夫分崩離析,分離主義者宣佈科索沃成立共和國,獲鄰國阿爾及利亞承認
1996
科索沃解放軍成立,發動炸彈襲擊,爭取脫離塞爾維亞為首的南斯拉夫聯邦獨立
3-4/1998
國際調停公決科索沃前途,塞爾維亞反對,國際加強制裁塞爾維亞
7/9/1998
科索沃解放軍控制科索沃40%土地,塞爾維亞揮軍攻擊阿族村落,22名阿裔人被屠殺
10/1998
北約介入,聯軍空襲塞爾維亞軍事目標
15/1/1999
塞軍再犯下戰爭罪,在Racak外屠殺45名阿裔人
3/1999
國際斡旋和解,塞爾維亞不接納
24/3/1999
北約宣佈向南斯拉夫發動78天空襲
3-6/1999
塞軍驅逐800,000科索沃阿族人到鄰國阿爾巴尼亞和馬其頓,要建立泛塞爾維亞國
10/6/1999
南斯拉夫總統米洛舍維奇同意撤軍科索沃,科索沃由聯合國託管,50,000名北約維和部隊進駐科索沃
6/10/2000
米洛舍維奇不承認大選落敗,觸發示威浪潮後下台,翌年被引渡到海牙國際法庭就戰爭罪行受審,審訊結束前,這個「巴爾幹半島屠夫」病逝
10/2003
塞爾維亞和科索沃阿族領袖直接會談,無結果
2/2006
在聯合國斡旋下,科索沃前途談判展開
10/2006
塞爾維亞公投宣佈科索沃是其完整一部份
26/1/2007
聯合國公佈讓科索沃建國的指引,俄羅斯反對,美國總統喬治布殊表明科索沃應盡快獨立
7/2007
科索沃宣佈前途會談失敗,將單方面宣佈獨立
2/2008
科索沃宣佈獨立
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