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濫用咳藥水情況有死灰復燃趨勢,近年濫用咳藥水人數上升近14%。為打擊不法商人違規管有或出售咳藥水,衞生署今年會加強收集線報及「放蛇」試買咳藥水行動,繼續對每間藥房及藥行每年巡查兩次。該署署長林秉恩批評現時法庭對違例出售危險或未經註冊藥物的藥商刑罰過輕,欠缺阻嚇力。 記者:陳沛冰
林秉恩接受專訪時表示,該署一直積極打擊違規管有或出售非註冊或危險藥物,藥劑事務部藥劑師職系的46人中,有一半28人負責巡查,每年每間藥房或藥行巡查兩次。他解釋,放蛇行動會視乎社會流行的濫藥種類,「𠵱家似乎咳藥水嘅濫用多番啲,呢方面會做多啲工夫」,其他較常會放蛇購買的藥物還有抗生素及壯陽藥。
禁毒處藥物濫用數字顯示,06年有750人濫用咳藥水,較04年的658人上升近14%,07年首三季也有482人。含可待因咳藥水入口量,則由06年的1,072千克增至07年的1,190千克,升幅11%。
除巡查及試買外,每當署方發現市面上有新的聲稱健康產品,都會抽驗,林秉恩指「抽中機會都幾高」,有問題產品主要是含有治療陽痿藥物昔多芬成份,過去兩年每年均約有50多種產品含西藥或重金屬超標。
他認為現時法庭判刑過輕,法例規定出售或管有未經註冊藥物最高罰款10萬元及監禁兩年,至今只有一宗被判監,但獲緩刑;07年6宗已被法庭定罪個案中,罰款由1,000至16,000元,他期望法庭能加重判刑以收阻嚇。
難堵截內地帶藥回港
至於近期不少問題藥物均是市民由內地帶回本港,林秉恩承認,要堵截市民從境外將小量藥物帶回本港再向藥房兜售存在困難,「除非海關吓吓搜身,翻箱倒槓,如果唔係好難發現」,最近導致1死10人受影響的壯陽藥就由一名內地人向藥房兜售。
另外,該署下半年推出預防非傳染病策略文件,定下長遠預防非傳染病的方向。他解釋,若單靠宣傳推廣健康飲食「叫破喉嚨都無人理」,故未來會把健康飲食變成潮流,糾正家長擔心子女「吃不飽」的錯誤想法,教育孩子健康飲食預防肥胖,並就市民驗身發出指引,教導市民應接受那些體檢。
濫用及打擊咳藥水數字
《禁毒處錄得濫用咳藥水人數》
07年首三季:482人
06年:750人
05年:706人
04年:658人
《衞生署成功檢控非法銷售、管有或咳藥水沒上鎖》
07年28宗
06年30宗
資料來源:衞生署
執法行動:放蛇時扮街坊樣樣買
為打擊藥房及藥行出售或管有非註冊藥物或危險藥物,衞生署人員要像偵探般,靠情報「放蛇」買藥,人贓並獲將不法商人入罪。原來要成功放蛇,衞生署需聘請一些「生面口」的「街外人」,初時假扮街坊買牙膏洗衣粉等日用品,成為熟客以增加放蛇的成功率。
林秉恩指出,由衞生署人員放蛇買藥,來來去去是同一組職員,久而久之會被店員認出,故現時每年需要聘請兩至四名職員,專責試買工作,去年該署進行了3,229次試買行動。
「好似試買咳藥水,若果個樣唔似,店員唔會賣,要先扮熟客買其他嘢,可能要先自己出錢,買牙膏洗衣粉自己用,熟咗後先至可以買藥」。
放蛇主要是靠情報,例如一些入貨量不尋常的藥房,「無端端入咗數百樽咳藥水,連放都冇地方放,好有可能亂用」,就會視為放蛇目標。
本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