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兩片浮雲碰在一起,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可是在科技界的數碼天空裏,又另一回事。要理解全球最大軟件商微軟(Microsoft)為何提出以446億美元(約3479億港元)的高價,收購網上搜尋器巨擘雅虎(Yahoo!),便要以兩片浮雲碰上了的情景,去想像箇中原因。
隨着電腦界的戰場移師網上,專家口中的「網雲」(computingclouds),就代表了權力與金錢。微軟若吞下雅虎,這片「雲」就能進一步與最具威脅的對手Google抗衡。
雅虎管理層抗拒力大
自從AOL與時代華納(TimeWarner)於2000年合併以來,微軟提購雅虎是互聯網業界最大宗的併購。當然,最終能否成事仍言之尚早。
雅虎的管理層正力抗被微軟吞併,權宜之計包括出售部份業務,甚至與Google結盟。但面對財雄勢大的微軟,沒有多少人願意加入這場爭奪戰。就算微軟最後成功吞併雅虎,也不易處理好合併後帶來的連串問題,AOL與時代華納的失敗結合,正正是前車之轍,後車之鑑。微軟需要結合或取消重叠的產品和服務,同時要調校兩家公司的文化差異。
微軟應該早就知道這風險,但仍力圖吞下雅虎,背後的主要動機就是要在網上搜尋市場發動攻勢,務求與Google爭一日之長短。
Google開拓財源成功
Google既是網上搜尋器一哥,也是首家公司建立起一大片「網雲」──聚合硬件、軟件、數據和人才等人力物力,提供網上服務。最重要的是,Google已成功從這片「雲」開拓新財源,一方面提供網上服務,另一方面創造空間,讓客戶投放針對目標顧客的網上廣告,該等廣告多數與網民搜尋的題目息息相關,而收費以點擊量計算。
最近幾年,微軟試圖靠一己之力追上Google,尤其是在網上搜尋服務方面,為此微軟斥巨資增添設施,並在世界各地設立數據中心,可惜未能如願。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ComScore的資料,在去年12月,微軟只佔據2.9%網上搜尋器市場,與Google的62.4%市場相差一大截,而雅虎為12.8%。
微軟的網上業務尚未帶來盈利貢獻,更令該公司管理層關注的是,Google在網上廣告市場的優勢不斷擴大,一旦完成收購主打網上展示類型廣告的DoubleClick,勢將進一步鞏固其王者地位。
網上廣告合併難佔優
另一市場研究公司尼爾森表示,微軟若成功收購雅虎,兩家公司在美國的每月瀏覽次數將達2.9億次,稍超前Google。但投資銀行凱萬指出,在搜尋類型廣告和展示類型廣告上,微軟和雅虎合起來的市場佔有率,也不過分別為18%和30%。
然而,合併有利微軟在網上廣告以外的領域佔上風,其一是電郵服務,兩家公司加起來會奪得八成美國市場,並在即時短訊市場取得優勢。
此外,雅虎提供其他服務,例如相片分享網站Flickr,微軟亦可藉併購雅虎而擁有全球最具規模的網民數據庫,這是開拓新服務的重要資產,從而令自己的那片「雲」壯大起來。
2008TheEconomistNewspaperandTheEconomist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