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手記:電腦運算能力能按量收費? - 大地

矽谷手記:電腦運算能力能按量收費? - 大地

今時今日,由電力公司供電,按用量付款的做法已根深柢固,自己買發電機供電的少之又少。不過,一般企業都會購置自家的電腦伺服器,執行各種商業應用程式,這些伺服器必須有足夠運算能力(computingpower)應付高峯期的需求,例如季末會計部進行結算,比平時對運算能力要求高得多,但大部份時間不能物盡其用,如果運算能力也像水電煤氣等公用事業,按用量向服務供應商繳費,就不會出現浪費。
其實,以公用事業模式來供應電腦運算能力,在七十年代Mainframe分時系統大行其道時已有人提出,當時一部Mainframe十分昂貴,其運算能力足以應付多個用戶同時使用,若能共享就化算得多。隨着個人電腦普及化,Mainframe分時系統風光不再。

70年代分時系統盛行

不過風水輪流轉,網絡革命讓「一機服務多用戶」的中央化伺服器模式再度抬頭,早幾年就出現專為接受企業外判、提供執行商業軟件(如ERP)伺服器的應用軟件服務供應商(ASP),為企業節省僱用IT員工自行維護電腦系統的成本。而在網上提供資料儲存的按量收費服務,大家當然並不陌生。這些模式再向前發展就是最近備受談論的Cloudcomputing(國內譯作「雲計算」)「一片雲」之內包括多部電腦,同時並行處理多個用戶要求執行的命令,並可按用戶對運算能力的需求調動電腦資源。

亞馬遜率先推雲計算

據聞微軟及Google均有意推出雲計算服務,不過先行一步的是亞馬遜ElasticComputeCloud(AmazonEC2),該網站在建立瀏覽人數眾多及產品目錄龐大的零售網站時,累積了豐富應用雲計算的經驗及器材,利用這些帶來另一個收入來源其實順理成章。
和EC2配合的還有網上檔案儲存(S3)及數據庫服務(SimpleDB),後者尤其矚目,皆因SimpleDB和流行已久的數據庫如甲骨文(Oracle)及MySQL等完全不同,後兩者均屬理論成熟兼基礎穩固的關係式數據庫,軟件開發者對建設及查問關係式數據庫的語言(SQL)及技術都不會陌生;SimpleDB則脫出關係式數據庫的框框,賣點是少限制、多自動化(如建立索引),及方便WebService(專指透過程式向網站索取資料的技術,並非泛指網上服務)使用,對本錢不多的Startup網站應相當吸引。
大地
電郵地址:mailto:[email protected]

關係式數據庫與SimpleDB的比較

項目:結構
關係式數據庫(如Oracle、MySQL):由多個互相關連的表組成一個領域
SimpleDB:一個表可代表一個領域

項目:特色
關係式數據庫(如Oracle、MySQL):表的每一格只能裝個別值,每一行需屬同類資料(如數量、文字或日期)
SimpleDB:可裝的資料不受限制,每一格容許多個值,毋須同類

項目:優點
關係式數據庫(如Oracle、MySQL):以成熟的關係式理論為基礎,資料統一性強,不易混淆,方便總計
SimpleDB:容易建立,並方便WebService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