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座隨筆:什麼也不是

客座隨筆:什麼也不是

座上有人介紹他是某某人的兒子,握手寒暄時,閒閒說一句﹕我認識令尊,且是忘年之交。有人不服連連說道,怎麼可能,他呀……那意思是你是老幾,那名人豈是等閒之輩可以見着的,況且年代也不太對得上云云。
不怕牙擦說一句,在下無頭銜、無官位、無學位、無單位、許多的無無無竟可以無中生有,真是與不少名人打過交道,且成為君子之交,也許是與生俱來的有種布衣傲王侯的脾性,又也許是那些非泛泛之輩都有一個共同的優點,隨和而不端架子,不倚老不賣老,對後輩無名之士尤其如是。
早年半工讀的年代,已被指定去替一份大報寫名人的座右銘。學者、專家、部長、將軍、畫家、雕塑家、星相家坐在對面侃侃而談自己的人生,不但給一句一條精彩的古人、現代人對他們的啓發,還給了墨寶讓我去交差,那真是受益無窮的歲月,等我做了出版的工作,也還是與人打交道,有些固然已成名,有些是能識英雄美人於微時,平起平坐之餘,還能暢談人生、講家常、講夢想,而人家美夢成真後,又特別記得某一個秋日的午後,某一次的專訪,有一個這樣有心而來了解請教你的人,再見面或通電話都省去了五關六將的過濾通報,真是不亦快哉。
人在江湖,有些一兩面之緣叫人印象深刻,有些人可親可敬,雖然是淡如水的君子之交,緣份卻持續着,一生都記起。反而是有忽然抖起來的新貴或暴發戶總帶着有色眼鏡看人,一開口就露了餡,令人如坐針氈,好不舒服。
名人之後,有時也未必遺傳得到上一代的灑脫應對,看着那小子困惑的,期期艾艾地問,那,你是……你是……滿眼驚詫懷疑、不信的神色。
大概希望我自報一個叫他如雷灌耳的名與姓或頭銜吧,抱歉要叫他失望了。我什麼也不是,只是出道得比較早又有幸遇到一些重量級的人物而已。

蔣 芸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