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正式踏入流感高峯期,一名患高血壓73歲老婦近日染上感冒不適,昨晨到香港仔華貴邨一個西醫診所求醫,但在接受針藥注射後,突休克暈倒,由救護員送院搶救無效不治。
醫學界人士指,低溫誘發心臟病機會增加,提醒老弱及長期病患者要添衣保暖,避免着凉染病。
生前患有高血壓
猝死的73歲老婦姓黃,警方初步調查相信事件無可疑,可能需要剖屍化驗死因。黃婆婆家人事後得悉噩耗,傷心不已,仵工稍後將其屍體舁送殮房。
消息稱,黃婆婆本身患有高血壓,近日她更因染上感冒不適。昨晨11時許,她由女兒陪同到香港仔華貴邨一家私家診所求醫,醫生替黃婆婆檢查後,安排她接受針藥注射。
黃婆婆打針後返回候診室等候取藥時突暈倒,據知當時她的呼吸脈搏已經停頓。救護員接報趕至急救送院,惜阿婆延至中午12時證實不治。
記者事後聯絡曾替老婦診治的姓楊西醫,他透過護士說「不接受訪問」。
過去幾星期,本港患流感人數增加,衞生防護中心指,曾在其他國家及地區出現的新變種流感病毒,亦殺入本港,顯示本港正式步入流感高峯期。律敦治醫院內科顧問醫生劉育港指,寒流加上流感,老弱及長期病患者要小心,因為低溫可能增加誘發心臟病、哮喘或氣管病機會。
他解釋低溫下,人體會自動增加血液供應,協助身體保暖,由於血液流量增加,變相增加心臟負荷,部份人更可能感覺胸口翳痛。他指一般猝死個案,主要病因是心臟及血管毛病,其餘則可能因腦血管問題。
可誘發不良反應
他續稱,由於不知老婦所注射針藥,對事件難作評論,但不能排除她因注射治療感冒針藥後出現不良反應誘發心臟病致命。他稱,個別有心律不正傾向病者,可能對治療感冒藥物產生不良反應,特別是一些收鼻水藥物或抗生素,這類藥物可能引致心律不正,血壓上升,嚴重可致心臟病發或中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