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盈(008)建議私有化旗下盈大地產(432),周四復牌,當晚再發出一份通告,擬以5100萬元代價,向盈大收購若干投資物業。5100萬元相比貝沙灣項目只係細數,所以新一份通告實質意義唔大,反而值得關注電盈去年賣盤不成後,未來何去何從?
電盈借殼東燃分拆盈大至今未滿4年,私有化原因,據電盈解釋係自04年控股盈大後,後者股價表現一直落後於恒指和地產分類指數,股價亦較其資產淨值有大幅折讓,私有化將有助盈大專注其地產業務。
此說法並無不妥,但甚麼原因令一家公司長期股價不合理地偏低,莫非真係市場唔識盈大係寶?電盈提出的每股2.85元私有化價格,比盈大停牌前2.26元有溢價26%,但比盈大去年6月底止每股NAV有5.9%折讓,由於本港地產在去年下半年後才真正起飛,據摩根大通去年11月估計,盈大每股NAV至少升至4.47元,私有化作價仍有大幅折讓。
去年,尤其下半年的地產股及地產市道如何,顯而易見,奈何盈大股價卻至多可以用橫行去形容,原因係乜,大概不難估到。集團旗下股票,包括早年由盈拓持有的盈科保險,以及被曲線私有化的SUNDAY,股價表現亦係長期不濟,結果前者賣盤畀富通兼私有化,後者私有化不成,買回資產派息了事。
似為電盈賣盤鋪路
電盈系內股票接連出售及私有化,似乎同一啲集團希望不斷分拆旗下資產上市,製造上市王國的做法剛好背道而馳,有乜啓示?年前電盈賣盤計劃時有傳出,包括由「番薯梁」牽頭做搞手搵投資者買起電盈,結果因被質疑背後資金來源而不了了之。電盈簡化結構,賣盤消息日後估計唔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