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4季GDP錄得0.9%增長,使按年經濟增長上升至3.7%,數字令不少分析員大跌眼鏡,皆因早前不甚理想的數據,誘發日本經濟或跟隨美國,有邁向衰退之虞的推測。
筆者不是相反理論主義者,亦從來不人云亦云,故讀者們並沒有看過近日對日本經濟看扁的文章,原因是經過10多年的內部調整,最差的時間相信已過去,若稍有一點刺激,經濟不難見起色,這點從GDP增長細節中可見到點端倪。
通脹升人民愁
由於新興市場如俄羅斯及中東等產油國,以至部份亞洲國家需求有所增加,令日本出口在第4季錄得2.9%增長,若按淨出口(出口減進口)計,則為GDP帶來0.4%之貢獻。此外企業資本開支亦大超市場預期,分析員估計僅增加0.9%,豈料卻彈出個增2.9%,光是呢瓣,已為上季GDP作出約一半的增長貢獻。
佔GDP比重最大的個人及家庭消費開支又如何?原來只有0.2%的增長,比市場預期的0.3%為低。其實這又何奇之有?在工資增長呆滯不前,通脹又冉冉上升的環境下,人民又怎能不勒緊褲頭?這從早前一項調查,指家庭情緒指數跌至4年多低位已有啓示。
日股一洗頹風
日本經濟增長超美(第4季得0.6%增長)也超歐(估計只有0.3%增長),實在可喜可賀,至低限度這全球第2大經濟體系陷衰退之說已一掃而空。日經昨日狂升558點或4.27%贈興,一洗日前之頹風。然有一點較奇怪的是,日圓在強勁的GDP增長數據,加上早前公佈的核心消費物價指數(CPI)彈升0.8%,竟然出現背馳走勢不升反跌,是滙市投資者真的相信接替將退任「鷹」行長(福井屢說加息)之新人會減息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