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庫房水頭充足,各方面都磨拳擦掌想在巨額財政盈餘中分一杯羮,有的團體要求政府減稅、退稅及免差餉,有的團體要求政府增加生果金及綜援金額,有的團體要求減少某些商品稅如酒稅。港交所主席夏佳理先生也不甘後人,要求政府考慮削減或取消股票交易印花稅,以提升股市成交量。
然而,即使政府今年真的會有過千億元財政盈餘,要全部落實各種各樣的減稅或增加開支的要求也是不可能的,甚至是不負責任的。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先生可不能像黃大仙那樣有求必應,特別是一些將影響政府長期財政收入的措施如取消股票印花稅更不應採納。
是的,政府的財政盈餘的確比預期大得多。但是,過去一個財政年度的好景是多個特殊因素造成的,包括股市交投非常暢旺、經濟增長勢頭強勁,工資恢復顯著增長,外圍經濟強勁,政府積極節流,外滙基金投資回報理想等。這些因素在新的財政年度及往後幾年卻未必會再次出現。就以經濟增長的勢頭為例,內地已明確宣佈會加強宏觀調控政策的力度,收緊貨幣政策。這樣做雖然不致於令內地經濟大幅放緩,但增長率肯定會比過去幾年低。香港另一個重要經濟夥伴──美國的情況更惡劣。次按危機及地產市道低迷已迫得勇於消費的美國人收緊「荷包」,不願再消費;在未來幾季,消費不振將繼續困擾美國經濟,最終影響全球及香港的經濟增長。
除了外圍經濟情況轉壞,本地經濟增長趨於放緩外,投資市場大幅波動也將令政府的財政收入減少。首先,投資市場波動已令不少投資者損手,已令投資者面對更大的風險。在不明朗的市況下,投資者自然會降低投資額,從而使股市成交量下降,政府的印花稅收入也因而減少。另一方面,投資市場大起大落勢將增加外滙基金投資的難度,今年的投資回報金額幾乎可以肯定不及去年,而政府的分賬自然不會理想。
從這些因素及條件來看,今次財政大豐收是一時的現象,是十年難得一遇的好景,未來幾年未必會再有。因此,政府在處理這筆龐大盈餘時必須要慎重,不能因一時的好景而胡亂擴大經常開支,更不能因一時的好景而削弱長遠的財政穩定。偏偏夏佳理先生削減或撤銷印花稅的建議卻將會收窄稅基,令政府的財政收入變得更不穩定,曾司長應當否決。
除了薪俸稅及利得稅外,股市印花稅是香港較穩定的稅收來源;特別是香港銳意發展成中國及國際金融中心,這方面的稅收將會穩步上升,並可能在未來超越薪俸稅的收入。若果降低或取消印花稅,政府不但會立時損失大筆稅收,未來金融業即使再發展、再壯大也不能令庫房受惠。更重要的是,取消印花稅所造成的損失可能要靠增加薪俸稅、利得稅彌補,甚或需要開徵銷售稅。既然降低或取消印花稅對本地稅制及政府收入有如此重大影響,曾司長當然不應輕舉妄動。
要求降低或取消印花稅的人認為,有關改變可以帶旺股市,增加成交金額。這樣的說法並沒有多少根據。股票交易印花稅佔交易成本的極小部份,比銀行或金融機構的手續費還要低得多,即使政府取消印花稅,投資者也不會更踴躍入市,股市成交也不會大增。事實上過去兩、三年本地股市暢旺,靠的不是稅務優惠,而是引進了大量優質公司來港上市,而是建立了良好的監管及市場效率。若果夏佳理先生及交易所真的希望進一步壯大股市交易量,他們該做的是爭取更多優質公司來港上市,繼續改善監管及效率,這才是治本的辦法。
周一至周六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