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供養」 - 李碧華

「針供養」 - 李碧華

還經常使用針線嗎?
我們都有個針線盒,放置顏色不同的線,大小長短不一的針,方便又實用。現今成衣的鈕是用機器釘上去的,並不穩妥,不一陣便脫落。有時買一件新衣,先把所有的鈕縫好,免掉了不易配。間中亦縫補。但因「即食文化」,衣物已不問質料不求耐穿,轉季便換,破了便棄。看來大家使用針線的機會不多,甚至再也沒人自己做衣裳。
針線盒只備用。而那些針,也不怎麼磨損。
日本每年行事曆中,除節日外,有很多「祭」、「詣」、「供養」的特別日子。不管何種名目,都是拜祭、祈福、祝願、追思。
剛過去的二月八日,是關東「針供養」。關西也有,定在十二月八日。一年兩回,可見十分重視。
人們平日使用的針,太舊了、彎曲了、折斷了,不願隨便扔掉。有以漂亮的和紙包好,在神社供養之日虔誠送走。也有特別捨不得或倚仗維生者,把它們插在豆腐或蒟蒻中致祭,再放川流任之隨水而去。
人們珍重針和線,也是對文化的尊敬。
我覺得穿針引線縫紉是了不起的發明。最早的針是魚刺、獸骨所製,中國舊石器時代(距今五萬年前),居於北部的山頂洞人以之聯綴獸皮成衣,禦寒取暖。後來學會種麻織布,針亦是金屬品。我想,它不需要「供養」,只望長久有用,不會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