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怡和集團旗下提供機場地勤服務的怡中航空服務公司,今年一月起突然向全體1,000員工實施新醫療津貼制度,員工由以往享有免費門診服務,改為每次求診須支付診金30元;有診所醫生更以部份藥物不在醫療保險範圍之內,要員工額外支付數十元藥費。工會擔心員工因此墮入藥費支出「無底洞」,要求公司暫時擱置計劃。 記者:盧文烈
香港民用航空事業職工總會副秘書長葉偉明表示,怡中航空以往向每名員工提供每年10萬元的醫療保障上限,員工每次到指定診所求診都毋須繳付診金,直至每年10萬元醫療保障用盡為止;但由今年一月起,公司改為規定員工每次求診須支付30元診金。
葉偉明指出,雖然新制下,公司將員工每年的醫療保障上限增至11萬元,同時增加指定求診診所數目,但仍引起部份員工不滿,有員工更向工會投訴,指有醫生以部份藥物不在醫療保險保障範圍之內為由,要員工額外支付20至50元藥費。「咁搞法,藥費咪變成無底洞。」葉偉明表示,公司去年12月才公佈新計劃,推行過於倉促,要求暫時擱置,再諮詢員工意見。葉偉明又表示,航空業近年一片好景,要求公司今年最少加薪5%。
資方:再與保險公司商討
工會理事蕭雄輝說,他任職的怡中地勤服務公司,員工目前每年仍享有首20次免費診症服務,擔心公司日後效法同一集團的怡中航空。
怡中航空人力資源董事勞少延表示,會跟進員工求診需額外支付藥費事件,公司正與保險公司研究,日後容許員工向醫生索取藥名自行到藥房配藥,之後再向保險公司索取藥費。
怡中航空新舊醫療福利制度比較
《舊制》
醫療保障上限:每年10萬元
門診診金:免費,直至超出全年醫療保障上限才要繳費
指定光顧診所數目:600間
入院安排:醫院收到公司傳真的擔保信件後,醫院才會辦理入院手續
《新制》
醫療保障上限:每年11萬元
門診診金:每次30元
指定光顧診所數目:1,300間*
入院安排:憑醫療卡可到12間指定私家醫院
註:*員工若到非指定診所求診,可向保險公司取回七成診金
資料來源:香港民用航空事業職工總會及怡中航空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