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首跌穿官方限制<br>恐升值減慢 一度跌0.6% 尾市收復失地

人民幣首跌穿官方限制
恐升值減慢 一度跌0.6% 尾市收復失地

【本報訊】春節長假過後,中國外滙交易中心昨日復市,受次按問題影響,市場正修訂對歐美以至亞洲經濟前景的看法,導致交易員預期今年人民幣升值速度減慢,觸發一些估單邊升值的長倉平盤,令人民幣尾市一度急跌近0.6%至7.2253。跌幅更首次超過人行規定單日浮動波幅上限的0.5%,是滙改以來單日最大跌幅,亦惹來市場對人行滙率政策改變的揣測。惟人民幣滙價很快便收復失地,收市回升至7.2水平。 記者:劉美儀

銀行界相信,跌穿波幅限制只是個別交易日的情況,現階段並未意味滙率政策改變,但不排除人行測試市場反應,短期內人民幣滙率或會在7.2至7.3相對偏軟的水平徘佪。
去年5月18日,人行三招齊發擴大宏調力度,當中包括擴大人民幣兌美元每日浮動波幅,由原來0.3%擴至0.5%。按人民幣中間價計,去年人民幣滙率升幅累計達6.4%。人民幣開市中間價昨報7.1952,收報7.2,較長假期前對上交易日,分別跌106點子及160點子。

業界料升速遜去年

歐美經濟受次按問題拖累,加上新興市場與歐美經濟體系「分道揚鑣」理論越趨不成立,美國運通銀行高級總監兼司庫陸庭龍認為,市場正修訂對中國經濟增長的看法,若美國出現衰退,在全球化影響下,內地增長亦會放緩,換言之,人民幣未必需要保持原來每年6至7%升值的估算。
他表示,不排除一直看好人民幣升值而持有單邊長倉的銀行,受外圍因素影響而酌量進行平盤,由於昨日交投薄弱,在缺乏交易對手下,自然「歸邊」由央行對盤。理論上,在鎖定單日波幅在0.5%機制下,當滙率觸及下限時,人行會「夾實」滙率對盤,跌幅便不應超越指定波幅,但昨日市況是否意味滙率政策改變,他說仍有待觀察。
法巴證券董事副總經理兼中國總經濟師陳興動指出,若按照前1個月人民幣升值速度看,全年人民幣升值會超過15%,但人行肯定不容許這情況發生;他相信,今年人民幣滙率仍趨波動,全年兌美元升值幅度不會超逾去年幅度。

或人行測試市場

瑞銀則認為,人民幣昨出現最大單日跌市,乃人行企圖打擊投機活動,向市場發出訊息,強調人民幣滙價是雙向浮動,不要賭單邊升值。
內地傳媒引述深圳一銀行交易員稱,上周末在日本召開七大工業國(G7)財長及央行行長會議,對人民幣滙率升值的措辭,語氣轉趨溫和,表明G7對人民幣滙率升值問題並不那麼迫切,成為人民幣偏軟原因;另外,市場預期各大經濟體系聯手挽救美國經濟,令其免陷衰退,故美元有一定支持,人民幣升速因而相應減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