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威鳴:魯爾的寃屈 - 丘建威

不平威鳴:魯爾的寃屈 - 丘建威

雖然文章見報日已是大年初八,但仍與各位讀者拜年,祝各位新一年身心康泰。講到自己的新年願望,當然是本地足運能夠有再次復蘇的一天。經常都認為,只要香港政府能夠將推動馬術的十分一力量放在推動足球,香港足球絕對有條件創造美好的明天。
祝願過後,不如回到今天的正題。上周的國際賽日,英格蘭及西班牙分別於主場贏波,但兩位前皇馬隊友碧咸及魯爾都只能夠成為觀眾,無法親身感受勝利的歡愉。兩位對國家都有汗馬功勞的老將遭遇相同,但要為他們抱不平的話,似乎魯爾的寃屈會更多。
記得賽前有傳媒問西班牙國家隊教練阿拉干尼斯,何以大軍名單中有被華倫西亞放逐的中場艾比達(更以正選上陣),阿拉干尼斯的答案是因為艾比達對國家隊有功!可真千千萬萬分的諷刺!再想到連初生之犢的保贊都有入選,相信魯爾的國家隊生涯已經暗暗地劃上句號。

卡比路有理據

反觀卡比路放棄碧咸的理據卻實在得多。簡單點講,碧咸入選是人情,不入選是道理。根據卡比路的解釋,他手頭上坐擁一批有狀態的球員,當然將出場的優先權給予他們。
事實上,碧咸雖然在1月份努力跟操,但始終都長期缺乏正式比賽,就算只爭一場就集齊100頂喼帽也好,這些都是關乎其個人榮譽,故卡比路看似無情,但絕非無理。不過世事無絕對,皇馬年代的卡比路都講過永不起用碧咸,且看往後事態發展如何了。
文:丘建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