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竊一代 難忘離別黑莓味

被竊一代 難忘離別黑莓味

澳洲人權專員於1997年發表報告促政府向「被竊一代」道歉,報告題為《把他們帶回家》(BringingthemHome),內容指政府的同化政策如種族滅絕,寫下一個個悲哀的故事。
報告寫道,在同化政策下,不少仍在母親懷抱中的原住民嬰兒,被警察強行帶走,送到訓練營。這些「被竊」孩子,在營內全都木無表情,穿着制服,像奴隸般用小手清理髒物,又要忘記本身的文化和語言,猶如納粹集中營。男童又會被送到農場做無薪工作,做錯事就被脫光衣服綁起鞭打。女童則穿起白裙子,列隊等候澳洲白人家庭領養。部份白人家庭,更強迫他們喝牛奶來美白皮膚。

說原住民語言被毒打

「被竊一代」現在都不再是兒童,但當年的苦,他們沒有忘記。61歲的愛德華玆憶述,她4歲在母親餵吃黑莓時被強行帶走,之後11年都在訓練營內度過,學習白人生活方式,甚至要拚命拭擦皮膚,讓皮膚看來更白。她直至33歲才與母親重逢,至今仍記得當日那顆黑莓的味道。
68歲的華萊士(ZitaWallace),7歲時被一名男子騙去坐車購物,但原來把她和另外五名女童帶到一個碼頭,叫她們坐船到一個荒島。她知道受騙,偷偷哭泣,天亮後開始「同化」訓練,如果說出原住民語言就會被毒打,甚至試過從樹上跌下,弄到一臉紅腫仍遭虐打。她42歲時終於和家人團聚,可是母親不肯認她,兄長也認不出她,因為她學習了白人的語言。幾經波折,家人才接受她,聽到陸克文道歉,她說終於可撫平她當年被拐帶和家分開的創傷。
路透社/澳洲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