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瑞士第二大銀行瑞信集團表示,受到旗下投資銀行及財資市場基金減值所拖累,去年第4季純利大幅減少72%,差過預期。但集團基於先前已進行充足的撥備,故把全年撇賬預測由22億瑞郎降至20億瑞郎。
截至去年12月31日止的一季,瑞信純利有13.3億瑞郎(93.6億港元)或每股賺1.21瑞郎,較前年同期賺46.7億瑞郎或每股4.12瑞郎,大幅減少72%;營業額亦減少13%至94億瑞郎。
集團上季合共作出20.7億瑞郎的撥備,當中約13億來自投資銀行的債務及槓桿貸款減值,遠較當地最大銀行瑞銀同期的140億美元撥備為低,主因是公司趁次按證券市場「崩潰」前,縮減相關業務「止血」。瑞信透露,集團持有的次按證券相關資產,已由去年9月底時的39億瑞郎縮減至僅16億瑞郎。
Swisscamto資產管理基金經理DieterWinet表示,瑞信早前當機立斷,縮減次按業務規模,令相關虧損較同業溫和,行政總裁杜根應記一功。
前景方面,杜根指出,在金融不穩的情況下,前景仍然荊棘滿途,但有信心08年表現將會較同業優勝。
另一方面,隨着高風險公司債券價格持續「插水」,美國銀行估計花旗、高盛和美林等八大投資銀行,今季將要再為槓桿式併購貸款撥備至少151億美元。這些銀行目前合共持有約1570億美元的相關貸款和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