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1萬6千平方呎的觀塘奧沙畫廊(OsageGallery),放了一隻「中國暴龍」,它只有一排骨,但會郁,會叫,雙眼閃閃發光。中國暴龍的叫聲不停插嘴觀眾之間的談話,一場非常好玩的中港混戰、一個個神奇空間、一幕幕人間藍圖即日上演,但更好玩其實是超過萬6呎的大觀園,今天如果你只知道牛棚、火炭、藝術中心、香港博物館,即係話你已經Out咗好耐!
記者:馮敏兒
攝影:梁細權、馮敏兒
完美展場
萬6呎的巨大展場,15呎的樓底,近乎完美的展覽空間,擺滿中國當代和實驗藝術,但一件都不賣,完全非牟利,奧沙觀塘畫廊開放給大眾,同時出現的「奧沙藝術基金」更直接支持香港藝術創作和教育,百分百民辦。創辦人兼行政總監林茵小姐搞了30年成衣生意OsageMerchandising,她說奧沙集團選擇以藝術作為平台回饋社會,絕對是她的個人興趣。奧沙集團成立於2004年,在北京和新加坡也設有展覽空間,北京朝陽區的酒廠展場更包含了很多藝術家工作室,以商業畫廊供養大眾藝術。早前開幕的中港多媒體裝置展《縱橫流.新媒體藝術》,是畫廊創辦以來香港藝術發展局首次派代表出席。
神秘奧沙藝術基金
奧沙觀塘藝廊是介乎私人畫廊與博物館之間的神奇空間,由非牟利的「奧沙藝術基金」運作,基金還搞國際文化交流、資助兒童藝術教育等,受到香港藝壇的高度關注,它的模式和未來路向引來各方好奇,但基金的總經理方敏兒和藝術基金顧問JonathanThomson都一致對背後資源運作守口如瓶,但就肯定得到商業畫廊的百分百支持,方敏兒解釋:「香港一直缺乏當代藝術的展出空間,藝術一定要有資助是大家共識的,只要我們有本事取得平衡,就不需要以數據服人!」Jonathan亦只說﹕「我們得到巨大的支持,給香港的藝術社群睇好騷,一點都與錢無關。」我問標準,Jonathan話:「藝術品質當然要出色,亦要有能力回應今天最重要的議題。中國就如50年代的歐洲,太多大議題!」這位95年來港的澳洲人曾受聘於香港藝術發展局3年,了解香港藝壇狀況,願望是:「更多人思考藝術。」記者苦無對策惟有試探:「可以將你個頭放進中國巨龍之口給我拍張照片嗎?」他即時大叫:「Noooo!」轉身林茵女士就在眼前:「我冇嘢講,你睇那些小孩有多可愛,有多Creative!」她眼神中同時流露一份無比欣慰,這就是我得到的最後答案……
中國巨龍爸爸
與抽象而貼身的巨輪迥異,展場另一邊是被囚禁在籠中,身高5米的「中國暴龍」,他爸爸金江波是國內第一批從事多媒體藝術的學者和藝術家,他說「中國的龍就是牠,在今日的新疆和很多地方都有暴龍化石,牠本來殘暴,但現在變得可愛,一般所見的中國龍其實是理想當中的龍,現實是沒有的!」於是這隻機械互動的「中國暴龍」,當觀眾走近「龍囚」,暴龍就會復活,吶喊,至於暴龍是否另有所指卻沒明言,只是旁邊一本《恐龍日記》只需以手虛空一撥,螢光大書也翻過了虛擬一頁,主角其實是多啦A夢、大雄的冒險之旅。
觀塘的後工業革命
裝置展覽《縱橫流.新媒體藝術》,分為來自中國的《記憶共享》和本地的《氛圍.藝術》,前者是國內當紅多媒體藝術家邱志杰及金江波的芸芸眾生,後者是香港的藝術家伍韶勁,獨沽一味的巨型裝置《輪》,這部人人可登乘的「歷史巨輪音樂盒」,與廠廈的律動絲絲入扣。先找伍韶勁問話,他那直徑6米可同時瞓9人的《輪》是奧沙的委約製作,工程造價肯定不小,但佢唔肯講,原來他幾年前已在法國Jacquard博物館展出過一件近親作品,他把一部250歲的古董紡織機,改造成視覺樂器,觀眾可以在織布線幕上彈奏豎琴之音,在空中遙控四聲,投影隨雙手搖擺,故事如詩述說法國北部紡織業的沒落。就因同紡織業有關,正正觸及林茵的心弦,要伍韶勁再奏一曲,《輪》就如可供人登上的「歷史巨轉」,如伍韶勁說的,這是一個觀塘的歷史,他要喚起觀塘過去、現在和未來的機械精神。
激進賣身京藝人
激進若是種體態,北京藝術家邱志杰肯定是代表,由激進批判到以身試法(藝術手法)一樣拿手,北京二萬五千里文化傳播中心和798「長征空間」可是這位國際知名藝術先鋒的代表作,這回訪港把焦點轉向眾生,國際機場被反轉再反轉,變出太虛幻境,各類職業人種,通過他的多重曝光的攝影、錄像,亦變得如鬼似魅,可惜他人沒到!
《北京.香港縱橫流.新媒體藝術》
展期:即日至3月9日(星期二至日及公眾假期10am-7pm)
地點:觀塘鴻圖道73-75號建大工業大廈5樓
查詢:27934817
網址: http://www.osagegaller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