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超賽會有意加開國際周,安排20支英超球隊在同周末拉隊到世界各大城市比賽,近日由英倫本土到歐洲足協,對提案均抱反對態度,但似乎這些反應,都是習慣性的自我保護。
近年運動跟商業已不可分割,英超已成為一個品牌,應該為本土以至全世界球迷提供娛樂,只要是向球迷利益發展,從而又能夠增加收入的,都是雙贏方案。
英超賽會選擇在1月派隊外訪,原因是聖誕快車已結束,2月歐洲賽事又未重開,球員在這期間理論上較有空檔,這令我聯想到艾歷臣曾經建議,英超應該效法其他歐洲聯賽有歇冬期,為期只需兩星期,結合兩個提議,在聖誕新年快車後讓球員休息一周,然後拉隊到較和暖地區上演國際周,以避開英倫1月惡劣天氣;正如曼聯上月拉隊到沙地阿拉伯,並踢了一場表演賽,事後費Sir亦明言球員很享受當地的陽光及輕鬆氣氛,以作為小歇冬式充電。
雙贏局面球會純利1億
最近英格蘭引入NFL美式足球,12月在溫布萊亦有世界級跑車繞圈賽,均反映英格蘭對待運動的國際化,何不同樣也令英超更國際化,成為更能代表英格蘭的體育媒介?
正如英格蘭首相白高敦指出,粗略估計如果國際周能夠實行,各球會可得到500至700萬英鎊(約1億港元)純利,大可全數用作回饋英格蘭本土球迷,例如將本土高昂門票票價下調,本土球迷的入場興趣便會相應提高,結果可謂一舉三得,所以只要能平衡到各方面的利益關係,這計劃在足球、經濟及代表英格蘭的層面上,都應該得到支持。
丁偉傑
nowTV足球評述員
周一:妙筆生輝
周二:歐戰識丁
周三:Blog中你
周四:不平威鳴
周五:Keymansh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