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運8月登場,政治很敏感,中國政治和人權狀況均成外界焦點。荷李活老牌女星米亞花露傳遞另類聖火,要求北京停止資助蘇丹,在達爾富爾大屠殺;荷李活男星李察基爾因西藏問題,呼籲杯葛京奧;英國皇儲查理斯不管外交,拒絕出席京奧任何活動。但最新的政治敏感,在於英國奧委會主動替北京「分憂」,要求本國奧運選手簽合約,應承不批評中國政治人權,違者將奧運夢碎。英國輿論批評英奧委向北京叩頭。
英奧委自1988年南韓首爾奧運起,都要求參賽選手簽署行為守則合約,其中一項條文是承諾「不會就任何政治敏感話題發表評論」,在今年32頁長的合約條文,首次加上明確說明,指根據國際奧委會《奧林匹克憲章》第51條,「奧運場所不得示威或作出政治、宗教和種族宣傳」。
英奧委行政總裁克萊格(SimonClegg)證實,合約將在7月選拔奧運選手後生效,直至8月24日京奧結束,拒絕簽約的運動員都不能去北京,運動員在北京期間對中國問題「說三道四」,也會被逐出隊遣返英國。
克萊格說:「各式各樣的組織都希望運動員利用奧運來宣傳他們的目標,我認為這不符合團隊表現利益。我們是代表國家的大使,要遵守適當的行為守則。」
英國前划艇冠軍平森特(MatthewPinsent)曾指,中國訓練運動員方式迹近虐待兒童,多名年輕體操運動員曾對他說,受訓時遭虐打,他說自己如此言論也在禁制範圍內。
電郵網誌也要自我審查
英國《星期日郵報》更指,英國奧運選手不但要對中國政治、人權和西藏問題閉嘴,甚至即使在前赴運動場途中,目睹不平事都不能不平鳴,不能向隊友說,連寫電郵和網誌也可能要自我審查,因為隨時會被視為違反守則。
一向關注西藏問題的皇儲查理斯(PrinceCharles),以不出席北京奧運活動表達自己的立場。奧運選手面臨自我審查,引起輿論批評。英國人權鬥士奧爾頓(DavidAlton)指「參加京奧唯一說得通的一點,就是可喚起對人權問題的關注」,「迫運動員閉嘴,是公然冒犯他們(的言論自由),北京會視這是默許他們的所作所為。」
2004年雅典奧運田徑4乘100米接力金牌得主之一戴倫金寶(DarrenCampbell),則指奧委會此舉「為運動員帶來額外壓力」,但他補充:「我們是在體育方面代表國家,就像軍隊去打仗一樣,不應與政治拉上關係。」
英奧會發言人紐瑟姆(GrahamNewsom)嘗試淡化事件,指他們無意要運動員完全閉嘴:「如果運動員被直接問到,他們可以回答問題,但如實作答跟主動宣揚某些政治觀點是兩回事。」奧運夢與言論自由對英國運動員來說,原來有矛盾。
英國《星期日郵報》/《星期日電訊報》/
《星期日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