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農舍作旅館,作為社會生活水平指標:一,貧困年代交通不便。二,後富裕年代人們憶苦思甜重新推崇樸素生活。
幾乎可以肯定近代出現農舍旅館的國度亦為早着工業化的先富國家。英國的Cottage與日本的田舍家都是辦得出色的樣辦,是體驗既進步又器重農業及大自然最佳途徑。
到日本旅行的香港人多得無倫,作為除泰國外最多泛大中華人民選擇旅行落腳地;有人喜歡當地購物樂趣,亦有人為心頭好日本菜,不過也有人專挑日本的寧靜。城市旺區酒色財氣喧鬧至極;背後:溫泉,林木,海濱,田園,古建築……等等都以寧靜作賣點,除本國人外亦有為數不少外國人好此道。
英國的Cottage旅館發展有年份,從前為方便馬車行旅投宿,過去一百年從火車到汽車到飛機的交通方便革命,讓旅人在極短時間去到目的地,Cottage傳統用途因而改變甚至式微。
隨生活富裕,中產階層物質以外亦尋找漸淡的田園趣味。偏好鄉村生活,以CountryGentleman自居亦自豪的英國人歡迎再次活化過去Cottage小旅館;一家大小度暑假,兩口子,情人偷情度週末,透過火車或小車穿越濕潤翠綠英格蘭滾動地理的原野,走進一所位於小山腰或懸崖面海吃風位可能只有幾個房間小小Cottage,除專人送上早餐或小餐廳內準備道地下午茶外,基本上看不到多餘人影,就似自己的小農莊,安靜閒散,幾乎沒有陌生面孔與聲音。晚上飯後可能到村口小酒吧來幾杯,不然圍着火爐持威士忌或Guinness黑啤;閒談,或看書,一宿無話。白天也沒什麼大動作,當然沒有麻將及唱K,到海邊到林間散步,也會瑣瑣碎碎聊點閒話,不過還是靜默的時候多;不是什麼宗教靜修,只是感受生活一抹靜化。這上下,在下大概上路到Norfolk的海邊Cottage,一家七八口為親人慶生度長週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