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apple:花墟道明渠變身綠化地帶

Greenapple:花墟道明渠變身綠化地帶

逛花墟的市民聞花香之前,可能會先嗅到清風送臭氣。花墟道明渠長期流着附近食肆、店舖非法傾倒的污水,嚴重污染環境,渠務署短期內將施工把整條明渠覆蓋,令污水不見天日。明渠兩邊逾100棵牆樹,包括兩棵上榜名木─假菩提樹和細葉榕,鋁製大型覆蓋平台要避開它們,讓花墟更添綠衣。
政府於05年開始為期十年的明渠覆蓋工程,涉及全港16條明渠,第一階段於去年底竣工,第二及三階段預期2010及2014年完成。
渠務署高級工程師黃滿麟指出,花墟道明渠發出臭味的問題已滋擾附近居民十多年,明渠本來只是收集雨水排出海,但附近食檔或店舖將污水倒入路邊坑渠口流入明渠,還有大廈把污水渠接駁雨水渠,令明渠長期臭氣熏天。由於渠道污染源頭太多,即使渠道安裝監察攝影機都難以查出所有源頭解決問題,故今次工程只能選擇全面覆蓋。

牆樹必保留 兩古樹逾60年

黃滿麟指出,花墟道明渠全長約210米、闊6.6米,現正審核工程招標書,短期內展開工程,耗資9,400萬元。工程主要是在明渠加建支架,支架承托大型鋁板全面覆蓋明渠。將來鋁板上面種植大量青草和灌木,與附近花墟公園和花檔連成大片綠化地帶。
今次工程一項重點,是要全力保護明渠兩邊133棵牆樹,包括兩棵列入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古樹名木名冊內的細葉榕和假菩提樹,樹齡已60年以上。他解釋,這些樹的樹根已深入明渠兩邊的泥土,覆蓋明渠的鋁板要讓路,接近樹根的位置預留空位,改用矽膠板,方便樹根繼續生長。
黃滿麟強調,為配合保育環境,渠務署近日已有新指引,所有渠道覆蓋工程承辦商均需聘請註冊樹木專家,監察工程的施工及規劃等,確保工程涉及的樹木不受影響。
記者 黃德倫
逢周日刊出

同被列入古樹名冊的假菩提樹。

花墟道明渠兩棵古樹

《細葉榕》
列入古樹名木名冊原因:大樹
樹高:8米
樹冠:22米
樹齡:逾60年

《假菩提樹》
列入古樹名木名冊原因:大樹
樹高:9米
樹冠:25米
樹齡:逾60年

資料來源:渠務署及康文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