烚奶樽消毒變釋毒

烚奶樽消毒變釋毒

【本報訊】「烚奶樽」是清潔塑膠奶樽的重要步驟,但美國兩項研究發現奶樽於加熱時,會釋出化學物質雙酚A(BisphenolA),較自然環境高55倍,或會影響兒童荷爾蒙分泌,增加日後患前列腺癌及乳癌等的風險,呼籲政府禁止使用有關物質。本港海關曾於去年3月在市面發現3款奶樽含有雙酚A,但化驗結果顯示奶樽釋出的雙酚A份量符合英國安全標準。

95%奶樽含雙酚A

美國環保團體檢驗當地及加拿大6個品牌共19個奶樽,發現所有奶樽在加熱時都會釋放出不同份量的雙酚A,當中以Dr.Brown's品牌的釋出量最高。另一項有關膠樽含雙酚A的研究亦指,膠樽在熱水中所釋出的雙酚A量較在自然環境中高出55倍,研究中95%奶樽都被驗出含雙酚A。當地專家指,雙酚A會影響生殖系統發育,胎兒或兒童若接觸過量雙酚A,性荷爾蒙會受影響,增加發育不良、患前列腺癌及乳癌的風險,但現時尚未知會影響的程度。
團體呼籲政府禁止廠商使用雙酚A,改用其他較安全的物品代替,但奶樽製造商則強調,奶樽符合安全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