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歲(又稱太陰、歲陰)是中國古代天文和占星中虛擬的一顆與歲星(木星)相對並相反運行的星。
六十位太歲輪值
太歲也是道教對神明的尊稱,又稱太歲星君,在擇吉術的所有神煞中,太歲最尊,力量最大,「率領諸神,統正方位,總成歲功」,年月日時及方位或吉凶,大多依太歲所處方位,以及眾神煞與太歲相互關係而定,可從而推斷人的運程。
太歲神從南北朝開始就有六十位,到了清代初期六十位太歲的名字全部更換,成了現在各地有安奉太歲的廟宇裏面的六十太歲。
六十位太歲都有姓名,一年一年輪流值替,當值年的太歲稱為當年太歲,是司管人間一年之吉凶禍福的歲君,「太歲如君,為眾神之首,眾煞之主,有如君臨天下,不可冒犯」。今年當年太歲是鄒鐺大將軍。
一般人的出生生肖若與流年太歲相冲,便即犯太歲,「逢太歲之年,無喜必有禍」,犯太歲的人年內會百事不順,事業多困厄,身體多病,因此要拜奉太歲以保平安。中國也有句老話,在太歲頭上動土,便表明這種文化忌諱。
圓玄學院道科導師何大輝說,今年有五個生肖犯太歲,生肖屬鼠是值歲之年,犯太歲,會有健康問題、病痛及惹官非。屬羊,犯害,有健康問題及事業不順。屬兔,犯刑,有機會惹官非。屬雞,犯破,有機會破財。屬馬,犯冲,可能與白事相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