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星期以來,嚴寒的天氣嚴重影響國內交通運輸、電力及糧食供應,令經濟無法正常運作。雖然由這幾方面造成的經濟損失暫時難以估計,但隨着中央適時推出緊急應變措施,加上國內基本因素強勁,預料因此而出現大幅經濟下滑的機會不大。
隨着次按問題對美歐以至環球經濟的打擊陸續浮現,加上雪災對國內經濟產生了負面影響,筆者預期,未來6個月中央將暫緩宏調步伐,其間銀根政策料會轉為放鬆,息口會暫停上調,而人民幣升值速度亦會減慢,這些對穩定國內經濟及民生狀況都有正面幫助。
有機會放鬆銀根
過去當天災對社會穩定構成威脅時,中央在這方面的危機處理都有良好紀錄。從近期政府領導人的發言所見,未來經濟政策焦點,已由避免經濟過熱,轉為適時回應外圍經濟,以及本土需求的複雜變化,目的是要延續穩定及較高增長步伐。言論暗示,短期內人民銀行料不會進一步收緊銀根,甚至在有需要情況下,將轉為推出有利刺激信貸、消費及投資的過渡性措施。
事實上,2月初以來,央行已要求商業銀行增加放款,回應因雪災而可能造成的信貸緊張。此外,銀監機構亦批准兩隻新股票基金推出,結束5個月以來的禁制期。其他的政府機關,亦加緊支援受雪災影響的各省各地財務需要。預料未來月份寬鬆性的銀根措施將陸續有來。
雪災同時造成國內能源供應短缺,嚴重影響民生,筆者相信,是次天災變相會激發中央改革有關政策的決心。估計未來的月份,中央將加快開放能源業,提高發電效率,對相關公用類股份,將有長遠利好作用。
人民幣料減慢升值
大陸股市及國企股在過去幾個月,自高位已大幅回落,無論是股價、估值抑或投資情緒,都再沒有一年前那種泡沫成份。未來月份,隨着外圍市況逐漸喘定,加上國內銀根政策變得寬鬆,對有意長線持有中資股的投資者,將提供有利的入市機會。
除了需要留意上述宏調措施可能轉變外,另一個有參考作用的指標,是人民幣在未來月份的升值步伐會否放慢。人民幣減慢升值,同樣是放鬆銀根一種方法,過去對中資股的表現甚具指導性(見圖)。去年中,人民幣升值步伐一度減慢,中資股隨後表現呈強;但自第4季以來,當人民幣加快升值速度,其間中資股便急速回落。
富邦銀行(香港)
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潘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