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你那一碗烏冬 - 鍾偉民

做好你那一碗烏冬 - 鍾偉民

石頭店附近開了一家日式餐廳,去吃了二十次,終於把餐牌印的菜都吃遍;是不錯的,還很便宜。
眼見食客不多,經營不易,曾經動了惻隱,想作文推薦。可惜,有一趟,天冷,邀人去吃烏冬,湯,竟然不熱。這天,點了日式咖喱雞翅膀,「沒咖喱雞,用鹵水的好了,價錢一樣,澆上咖喱汁就是。」廚子,大聲跟別的廚子說。沒問客人好不好,他想怎樣,就怎樣。日本人,會這麼做?學做菜,學其形,不學其神,原來,又是一個「走精面」的範例。
態度好,方向正確,今天做不好,明天,自會改善;但苟且,輕率,不出三月,恐怕就要形神俱散,倒閉可期。
日本讚岐縣,按日本片《烏冬廚神》所說,一百萬人口,有九百家烏冬店,主角香助,本來瞧不起祖業,隻身到美國搞棟篤笑,不旋踵,鎩羽而歸,辦雜誌介紹家鄉麵食。電影不算好,細節卻不壞。讚岐,由於雜誌炒作,造勢,賣烏冬的,其門如巿;盲目慕名者,八方來附。然而,沒多久,粗壯有嚼勁的烏冬,全變了粉絲。問原因,竟然是:「生意好了,烏冬幼一點,容易熟,能多賣。」本末倒置,熱潮退卻,賣「易熟烏冬」的店,當然紛紛關門,連帶恪守本份的老鋪,煙囱也不冒煙,一城是沉沉的死氣。
結尾,香助的父親,讚岐烏冬大師回魂,訓誡兒子:「這裏沒有夢想,只有烏冬。」
其實,烏冬,就是夢想;雲吞麵,也是夢想;端看你能不能堅持,能不能苦守。「一成不變」,不是創作的好態度,但做麵做烏冬,那是根本。電影,是一個寓言,在落後地區,人短視,自滿,急功近利,很難明白這個道理;沒有咖喱,用鹵水做日菜,做完,可以釘蓋了。我在澳門,只吃「六記」的雲吞麵,美國人、日本人、台灣人都訪問過老闆李明佳,問怎麼能做出好麵條,不難,就一份固執,工序五十年不變。